20061231

新年來臨的時候

這是一首最好聽的新年歌,一首觸動心靈的歌曲。當然這肯定不是新歌,但是在一年結束與另一年即將開始的時刻,特別叫人緬懷過去,並以此展望更好的未來。如果你對歲月完全沒有rasa,應該聽聽這樣有味道的歌。片刻之間,所有的記憶排山倒海都將回過頭來……span>

珍惜來臨的一年- 費玉清/鄧妙華/楊慶煌/名洋

有人說歲月太匆匆 轉眼又一年在手掌中溜走
是不是沒有做什麼 就這樣讓時光留不住
年輕的時間也許不曾感覺 生命是如此短促
如果你期待有收穫 不要猶豫不要蹉跎
過去的歲月已不會再回頭 未來的路仍然要走
在新的一年來臨的時候 請你接受這一份祝福

20061223

冬至的味道


說真的,這世上學問太多,沒完沒了。要是全都懂就好,可惜的是腦子裝不下啊。我看到冬至了,就把資料翻了一翻,舊有的記憶和新來的知識混為一談,到了我的身邊來了……




我知道的是“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這節氣是按天文劃分,以前的人叫做“日短”“日短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因為太陽的位置在黃經270度,陽光幾乎是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在這一天白晝則是全年最長。



咱們在赤道,既不南也不北,你說說,我們倒是要如何論這一日長短?

冬至一般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這我也是知道的,因為我們祖先南來以後,就一直把“冬至大如年”這個說法“傳宗接代”,而且有吃湯圓慶賀冬至的習俗。也因為這樣,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原來,《漢書》裏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的看法。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

《晉書》記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其次於大年初一的意思)。”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在中國傳統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辟卦為地雷複卦,稱為冬至一陽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這都說明了人們對冬至的重視。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例如北方人在冬至時吃餃子,而蘇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為什麼這麼吃?也許是居住地不同,吃的口味兒不一樣,祖先沒說。

我們吃什麼?我們吃元宵子(注1),也就是平時我們叫的“湯圓”。為什麼吃這個,祖先也沒說過。

不過,倒是有一些傳說非常有趣。

原來以前的老北京還在冬至這一天吃餛飩,可是現在馬來西亞,咱們是天天吃。我居然懵懂了三十多年,不知道這餛飩原來是很殘暴的一種食物,我們吃餛飩原來意識裏是吃人。老北京為什麼吃它?你看看: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中國的邊界,害得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怎麼平息這憎恨呢?我們常常恨一個人,就說“恨不得把他吃進肚子裏”。於是老百姓用肉餡包成角兒形狀,取“渾”與“屯”這兩人姓氏,把角兒叫做“餛飩”。這跟宋朝以後吃“油條”,把陷害忠臣岳飛的宰相秦夫婦,煮了吃,那種恨以食之的情懷,如出一轍,老百姓期望什麼?他們期望的是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吃了這些壞人就能“好了”,能好也能了。最初製成餛飩的日子就落在冬至,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到了今天,在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怎麼夏天吃面?那是另一個故事了,這裏就賣關子不說了。

還有,冬至也有人吃狗肉。這個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漢高祖劉邦貪吃,偶爾一次,在冬至這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民間跟風,冬至便有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老百姓體現的正是“民以食為天”,管他誰當皇帝呢,最終要有得吃。

在江南水鄉這美麗的地方,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傳說在上古時代,水神共工氏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就是傳染病的始祖),繼續殘害百姓。還好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也不知這麼說是裝神還是弄鬼,但不管是裝神還是弄鬼,總之是一吃百了,哈,中國人還真是可愛。

我渾渾噩噩,大概研究了一下,就覺得奇怪,我們的湯圓打哪兒來的呢?我們祖先多是南方客,長江以南,照上面的說法,從前就是吃赤豆飯慶祝冬至,南方人喜吃湯水,大抵是把飯變通了一下,搓成了湯圓子,團團圓圓,好兆頭啊。華人大舉到南洋之後,湯圓也跟到南洋來了。

看現在還是尤為盛行吃湯圓的江南,那個湯圓發源地,人家的湯圓是怎樣的: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麵團,裏麵包上糖、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哦,跟我們的大不一樣呢。

平時我們吃的都是甜的,什麼餡料都有。家裏煮的通常只放色素,紅綠白色,一家子你看我我看你的搓湯圓,別有一番滋味。曾經在小時候吃過一個鄰居老奶奶煮的咸湯圓,只吃了一回,便忘懷不了。後來老奶奶死了,我自己也嘗試煮過鹹的湯圓,可就是無法煮回那種味道。有人說“童年是有氣味的”,我相信是。那些記憶裏的食物,總是最美好。聽說廣西一帶,冬至是吃豆腐包,他們把豆腐炸成一個空心的,把肉放進去,蒸熟,應該味道是帶鹹的吧?我想起了那個老奶奶,還有包著肉碎的鹹湯圓,還有那個歲月裏的味道,整個口腔都是記憶的唾沫……



--------------------------------------------------------------------------------
注1:關於元宵的由來,可以看看以下的資料。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准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泰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 “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沙、芝 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鹹、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

20061222

還是了結自己

網上流傳這樣一篇文章:

  男人,長到一定年齡要討老婆,是一個古今中外不變的社會問題。為了一生的幸福,各路朋友秉承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作風,熱烈討論娶一個條件中上(學歷大專以上、身材相貌較好、有穩定的工作)的老婆所需成本及可行性。

  討老婆是要花錢的,這筆錢能計入“成本”一項嗎?與“成本”對應的是“利潤”,討老婆的“利潤”該如何核算呢?老婆是作為“資產”呢還是“負債”呢?是“固定”呢,還是“流動”的呢?這是個問題…… 

  深圳討老婆:不吃不喝14年 來看看,目前在中國深圳要討一個老婆怎麼樣?在那兒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是很難辦到的。結婚需要房子,深圳女孩很多都是一個人來闖世界,那麼購一套婚房是每一個深圳男人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項工作,而買房理所當然的是由男方解決,下面我以討一個條件在中上(學歷大專以上、身材相貌較好、有穩定的工作)的深圳老婆為例,粗略計算一下各項成本: 1、房屋一套(80平方,關內),以均價7200元計,7200×80=58W。(這是朋友剛在筆架山買的城市主場的價格)   2、裝修,以中等裝修,80平算,計10W。   3、家電及家俱,計5W(有部分女方以嫁妝形式出資承擔)。 4、轎車,以普通代步車為標準,計10W。   5、辦喜酒,以中等酒店(上海賓館的檔次,潮泰就更便宜了)20桌,包括自帶酒、煙、糖,計2000×20=4W,回收紅包以每桌平均2000元,計3000×20=6W,盈利2W。   6、渡蜜月,新馬泰(在發海嘯不能去)、雲南、海南為主要出行地,就選去韓國好了,平均每人費用以6000為標準,計6000×2=1.2W。   7、從泡妞到決定結婚這段時間(戀愛期),包括出去吃飯、買禮物、娛樂、旅遊、送女友父母節日禮品等,平均每月以1500元的標準,談2年,計1500×12×2=3.6W。

  綜上,各項成本合計58+10+5+10-2+1.2+3.6=85.8W。 以男方年薪6W,而不用家裏錢來算,85.8W/6W=14年。最後得出結論為:男方傾家蕩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14年=在深圳討一個中上條件的老婆的成本!

  男方傾家蕩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10年=討個南京中等老婆的成本  1.房屋一套(80平米以上,市區),以均價6000元計,6000×80=48萬。   2.裝修,以中等裝修,80平米算,計5萬。   3.家電及傢俱,計3萬(有部分女方以嫁妝形式出資承擔)。 4.轎車,以普通代步車為標準,計10萬。也有部分通情達理的南京女孩同意以電動車作為替代品,計1500元。 5.辦喜酒,以中等酒店25桌為例,包括自帶酒、煙、糖,計1200×25=3萬。回收紅包以每桌平均1200元計,1200×25=3萬,收支相抵。 6.度蜜月,以港澳、新馬泰、雲南、海南為主要出行地,平均每人費用以8000元為標準,計8000×2=1.6萬。 7.從談戀愛到決定結婚這段時間,包括出去吃飯、買禮物、娛樂、旅遊、送女友父母節日禮品等,平均每月以1000元為標準,  談2年,計1000×12×2=2.4萬。 綜上,各項成本合計48+5+3+10+1.6+2.4=70萬。以男方家庭20萬的家產,男人年收入5萬計,(70-20)/5=10年。

  結論:男方傾家蕩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10年=討一個南京中上條件的老婆的成本。

  北京討老婆的成本   以男方家庭30W的家產,男人年收入6W計,(103.8-30)/6=12年。最後得出結論為:男方傾家蕩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12年=討一個北京中等條件的老婆的成本!

  討一個上海中等條件老婆的成本  目前,以上海為例,要討一個老婆,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是很難辦到的。 結婚需要房子,上海女孩一般不願和父母住一塊,那麼另購一套婚房是每一個上海男人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項工作, 而買房理所當然的是由男方解決,下面我以討一個條件在中上(學歷大專以上、身材相貌較好、有穩定的工作)的上海老婆為例, 粗略計算一下各項成本:

1、房屋一套(80平以上,市區),以均價7500元計,7500×80=60W。  2、裝修,以中等裝修,80平算,計10W。  3、家電及家俱,計5W(有部分女方以嫁妝形式出資承擔)。  4、轎車,以普通代步車為標準,計10W。也有部分通情達理的杭州女孩同意以電車作為替代品,計1500元。  5、辦喜酒,以中等酒店(喜樂的檔次)25桌,包括自帶酒、煙、糖,計1000×25=2.5W,回收紅包以每桌平均1200元,計1200×25=3W,盈利0.5W。  6、渡蜜月,以港澳、新馬泰、雲南、海南為主要出行地,平均每人費用以6000為標準,計6000×2=1.2W。  7、從泡妞到決定結婚這段時間(戀愛期),包括出去吃飯、買禮物、娛樂、旅遊、送女友父母節日禮品等,平均每月以1500元的標準,談2年,計1500×12×2=3.6W。  綜上,各項成本合計60+10+5+10-0.5+1.2+3.6=89.3W。

  以男方家庭30W的家產,男人年收入6W計,(89.3-30)/6=10年。最後得出結論為:男方傾家蕩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10年=討一個上海中上條件的老婆的成本! 以上僅供各位男士參考,通用於其他城市的老婆 。

  在廣州娶老婆的成本   以男方家庭30W的家產,男人年收入6W計,(104.8-30)/6=12年。最後得出結論為:男方傾家蕩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12年=討一個廣州中等條件老婆的成本!

  討一個杭州老婆的成本核算   以男方家庭27.8W的家產,男人年收入6W計,(127.8-27.8)/6=16.667年。最後得出結論為:男方傾家蕩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近17年=討一個杭州中等條件的老婆的成本!

  討一個蘇州中等條件的老婆的成本   以男方家庭30W的家產,男人年收入6W計,(74.95-30)/6=7.5年。最後得出結論為:男方傾家蕩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7.5年=討一個蘇州中上條件的老婆的成本!

  討個武漢老婆的成本   以男方家庭30W的家產,男人年收入6W計,20.2/6=3-4年。最後得出結論為:男方傾家蕩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3-4年=討一個武漢中等條件的老婆的成本!

  在泰州娶老婆的成本   以男方家庭10W的家產,男人年收入3W計,(46.4-10)/3=15.5年。最後得出結論為:男方傾家蕩產+男人不吃不喝工作15.5年=討一個泰州中等條件老婆的成本!

目前,關於中國若干年後會出現多少千萬光棍的說法鋪天蓋地。這雖然是針對兒童的未來的,但翻一翻中國人口普查資料,不難發現中國現在成年男人娶老婆的難度也高於女人找老公(整體而言),全中國成年未婚男性人數是未婚女性人數的1.465倍。 最後結論證明在中國為什麼現在同居率越來越高,中國普通男人還是不要結婚算了。

豈止中國?這個標準是放諸四海皆准了。哎,愛,還是了結自己容易多了。

20061221

韓韓夜郎症候羣



轉自趙世龍文章,歡迎大家轉載,讓大家告訴大家。







看看韓國人的相關描述,中國還在哪里?

最近中國頻頻遭到侵略。這侵略不是武裝進入,而是軟領域裏文化上的侵略。

韓國人不知哪根筋不對了,最近拼了命地化中華為韓韓化,如“端午節是韓國的”,理由是他們民間一直有過此節和龍舟競賽的傳統,2005年10月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端午是楚人祭跳汩羅江的屈原形成、而後流傳全國的的中國文化習俗,卻“驗明正身”成了人家的“傳說和無形遺產著作”了,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留給中國人的是一連串的反思。

按韓國人的描述,中國聞名世界的的火藥、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明”,也成了“韓國人的發明”。理由是韓國自古即有這類東西。至於古到什麼時候,無需出具證據。不久前,韓國在德國舉辦“韓國是印刷術的起源國”展覽。而此中展出的、誕生於1377年《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被標榜為“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本”。中國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被韓國學者詆毀為“只有奇思妙想並不實用”,無視《夢溪筆談》等文獻記載早他們幾百年,混淆歷史本來面目。

再如“《本草綱目》是韓國大藥典”,因為中國湖北蘄州人(今蘄春縣蘄州鎮)李時珍,據韓國人考證成了“朝鮮人”。

可惜他們全然忘記了,“韓國大藥典”系用繁體中文寫就。雖然韓國人壓根“不認為”韓醫和中醫有什麼關係,他們自認韓醫是神話中的醫聖流傳下來的。而韓國人膜拜的那個“醫聖”,其實是中國嘗百草的神農氏。於是近年來韓國學者再次“考證”:神農氏是高麗人,因此中醫、針灸、《本草綱目》就都是他們的文化遺產了。

中國的環渤海地區(中國的首都北京可也是在此區域內)、山東、江蘇甚至包括浙江的一部分,還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秦齊楚魏趙燕韓中的韓國所在地盤,統統成了歷史上子虛烏有的“強大的大韓民國”的了。中韓論戰高句麗的背後,潛藏著領土糾葛的影子,幾年前曾引起二國外交風波。而朝鮮的二金父子,也一直認為中國的白山黑水都是他們的領土,並以是“金太陽”的出生地為由向中國索要去了長白山天池的一半。在韓國學界和媒體相關報導中,韓國人將朝鮮族的起源描述成起源于青藏高原、縱橫于東西亞萬里之遙的強大種群,自認他們是4大文明古國之一,而且是四大文明的發源地。

甚至中國的渾天儀,也成了韓國人的發明了,並印到了最新版的一萬元韓幣的背面。








韓國一萬元新幣上的渾天儀。

韓國銀行紙幣發行局局長金鬥經對外解釋他們為什麼選擇渾天儀上韓幣:“因為我們認為韓國的生存之道就是科學,所以強調了這一點。”這意思就是渾天儀是他們的科技發明了。

真相如何呢?最早製作渾天儀的,據說是中國周朝戰國時的石申、甘德,較可考的則是西漢宣帝甘露二年 (西元前52年),大司農(相當農業部長)耿壽昌“鑄銅為象,以測天文”。東漢的張衡考據前人留下的資料,製作第一架由水力推動齒輪轉的渾天儀,能自動演示星體的起、落,並配有漏壺做為計時器。

這還不算,他們“考證”出孔子是“韓國人”,所以儒學是韓國的國學。理由是山東曾經有部分屬於戰國七雄的那個韓國,再加上孔子本是宋國貴族後裔,和朝鮮半島的那個韓國的開國者箕子沾親,所以孔子更是“韓國人”了。韓國人的論據是這樣的:朝鮮半島最早建立政權的是商朝貴族箕子。箕子是商紂王的親戚,武王伐紂後,箕子率5000名族人逃到朝鮮半島和遼東半島,建立了箕子朝鮮。而商朝和他有親的很多人還在中國,在周朝建立以後分封在宋衛等多個國家。宋國的第一個國君就是箕子的親戚—微子。孔子是宋國貴族後代,當然也就被韓國人列為韓國祖宗箕子的後代了。前不久中國人在為該不該“祭孔”爭論不休時,韓國人已準備拿“祭孔大典”去申請“世遺”了,要“從理論到現實中”把孔子徹底變成韓國人。

天知道現在的大韓民國和二三千年前的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有什麼關係。我所知道的是比干被商紂王剖心後,那個叫箕子的賢臣舉族逃到了朝鮮半島居住,後來建立了箕子朝鮮。據說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後,原來的韓國和其他幾國的少部分貴族和遺老遺少們逃到了遼左、鴨綠江以東一帶定居。但現代韓國人並不認為這些人是他們的祖宗。除了開國移民的箕子,怎麼上溯也找不到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韓國與現代韓國版圖間的任何邏輯關係。硬要找關係,倒是可以認為整個朝鮮屬於中國——韓國人自認的祖宗箕子是中國人,那麼韓國和朝鮮半島不過是中國人開疆拓土新開闢的一塊地域。再則直到明清甚至晚清甲午戰爭時,中國都是朝鮮的宗主國。前不久熱遍東南亞的韓劇《大長今》就是明證:中宗冊立太子,卻需報大明皇帝認可同意,否則就不能成立。

上述的這些事,都是近年在三八線以南崛起的韓國人幹的事。韓韓們步步進逼時,這些年中國忙著玩“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個代表、四個尊重、八榮八恥”的數字升級遊戲,也正在忙著否認是龍的傳人(出於媚歐,因為歐洲文化裏龍是兇狠殘暴的形象,否認中國龍圖騰。其實中國龍在本土是祥和威嚴的象徵。),沒空理會韓韓們的無聊。

但玩文字遊戲的前提首先離不開文字,問題是馬上中國的漢字都成人家的了,韓國有學者推出漢字是韓國人發明的理論,認為“東夷人(即中國古書裏說的東夷、西戎、北狄、南蠻中的那個東夷)是韓國人,是大汶口文化(在山東泰安地區)的創造者。被稱為‘漢字’的文字有可能是高麗人發明的”。他們的論據是:首先,“殷朝的統治者是高麗人(天知道和高麗人有什麼關係,考古界倒是有殷人西來的說法,但西來和遠在東邊的高麗八杆子也打不著啊!),一些基礎象形文字(指中國的甲骨文)反映了高麗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他們不知道,在中國的三峽地區,發現了100多萬年前的文字圖刻符號,世界人類的起源地或者東亞人種群的起源地可能在鄂西建始,那裏發現的直立智人遠達200多萬年),例如“家”字下半部分包含了表示“豬”的漢字而“只有高麗人把豬養在屋子”(但他們不知中國人創造漢字時,家裏有女人即為安的邏輯思維同出一源)。其次,因為“發明音樂和書寫系統的伏羲來自‘東夷’國(部分在今山東省),‘東夷’人以精射術聞名,正如今天的韓國射箭隊。”第三,“在採納了漢字的國家中,只有韓國嚴密地一個音節表達一個漢字”(他們不知道,漢字的一字多音恰恰是文化成熟的一種進步);第四,“中國漢字是一種象形和表意文字,而韓語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象形表意文字”。

據Bymykiss博客透露(未求證其所列舉真實性):“《朝鮮日報》10月10日報導,韓國首爾大學歷史教授朴正秀日前對記者說,經過他十年研究和考證,認為是朝鮮民族最先發明了漢字,後來朝鮮人移居中原,把漢字帶到了中國,才形成了現在的漢文化。近代朝韓人為了民族的文化獨立,逐步廢除了漢字,改用以漢字為上源化過去的韓文方塊字,這會考證了一通後建議韓國政府理直氣壯的恢復漢字,並向聯合國申請漢字為韓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可能覺得硬要把孔子說成是韓國人實在蠻橫無禮,韓韓們又稱:“孔子是中國人,但是老子不是。韓國是道教的起源。” 看看,又開始搶咱們的道教了,老子成了韓國人,所以漢城更要首爾了。按這類似的邏輯,最後居然考證出美女西施也成了韓國人啦。又說他們的祖先檀宗,是我們祖先大禹的老師,是他教大禹治水的。

研究一下韓韓們立論的邏輯,也很有趣。

發表在一個漢語研究英文網站(http://www.chinalanguage.com/forums/viewtopic.php?t=293&sid=2b5cd6ad5f22948a9aa852eeaf3985b0)上有這樣一篇文章,該文從圍棋、足球和“三星”產品談起,得出一個結論:“一個13億人的民族卻不能打敗一個8千萬人的小民族,韓國人仍然在所有的領域做得比中國人好很多”,並提出這樣一個邏輯“如果圍棋真的是中國發明的,那中國為什麼會下得那麼差?”

針對最近迅速升溫的“韓醫申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沈志祥司長透露:“我們早在2003年就開始準備‘中醫藥申遺’,本月底到11月初還將召開申遺委員會會議,加緊準備申遺工作。”

可這段時間國內熱議的是某些無知或一知半解的人誤導的“廢止中醫”。反正你自己的寶貝不要了,那韓韓們撿了去當成韓醫好了。好在有較真的記者就韓醫“申遺”向韓國保健福祉部韓方政策組事務官高太根求證,高解釋說:“韓國目前‘申遺’的是一本問世400周年的韓醫學聖典《東醫寶鑒》,並不是要將韓醫‘申遺’。”

中國北方和蒙古帝國的大部分版圖(超過高句麗版圖500-1000倍),被一個當年只存在於環渤海一帶的小小高句麗子虛烏有地“占完”了。

拿來主義本身用之得法,並沒什麼不好,象日本的學習世界,但硬要以詭辯術論證成自己的,並以此證明自己偉大,就難免讓人瞧扁成公孫龍的後裔而非賢臣箕子的後代了。中國人對韓韓這類八竿子打不著生拉硬扯出的關係,覺得實在是可惱可笑且無奈,但對於一直看這種“歷史教科書”長大的韓韓來說,卻自認那些是天經地義。所以將祭孔大典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才會得到這麼多韓國人的支持,韓國人才會理直氣壯發出“孔子是我們的”豪論。

一位西方漢語研究者的反駁則引起了許多中國人的思考:“驕傲貫穿著所有韓國人的血脈,如果中國人有那麼一點,就可以變成比現在更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應該提升對本民族的自信,不要讓韓國人和日本人拿走那些本來屬於他們的榮譽……”這段話被網友們多次重複轉貼。

支撐這類表面顯現為“民族自信心”的背後,是一顆帝國的雄心。自信對一個民族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掌握不好過度了,就會演變成民族自大狂,上屆日韓世界盃上,那種由狂熱民族主義激發出來的情緒,演變為具有宗教般狂熱的情緒,一旦引導不好,就會演變成大國沙文主義和侵略擴張,這是順理成章的事。這類的事在人類歷史上屢見不鮮。近代歷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國和日本。當然,我們也經常在接受和被迫接受這類別有用心的“愛國主義”教育,對個人來說,我警惕被政客們別有用心地利用,對一個民族和國家,同樣需要警惕被政治利益集團所蒙蔽誘導。我們需要尋回的,其實是民族自信心和對我們的血緣、種群、文化的驕傲!

關於駁斥上圖韓國人是世界四大文明起源,趙世龍本人做了一些人文地理調查,證實大三峽是人類起源地和東亞人起源地。也就是說,中國人可能是全世界的祖宗。或者起碼是亞洲人的祖宗。




韓韓們,強(搶)啊!

20061211

天堂裏有了最好的相聲團隊




就像人體的新陳代謝一樣,人的生命同樣具有一個週期性。世界的模樣不會因為你的挽留而停滯不前,也不會因你的挽留而駐足觀望。它永遠不會停息,只會一路向前,直到你的視野範圍所不能觸及。


昨天上午10點25分,中國著名相聲演員馬季在北京安貞醫院因心臟病去世,終年72歲。聽到這一消息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這是事實,而現實又不得不讓你面對。一切,都是那麼順其自然的來臨。當人們還沉浸在馬老帶給大家的歡聲笑語時,他已經悄然無聲的離開的我們,走向了天堂。馬老給我們帶來的所有快樂與歡笑,都已變成了美好的回憶,可現實帶給我們相聲愛好者的苦澀,難以用言語表達清楚。淚水,也許將順著臉頰流下,對於馬季,誰會想哭,對於他的離世,淚水並不是最好的表達,可終不能止住那從心底裏發出來的哀怨。


馬老的一生是輝煌,在中國相聲事業處於低谷之時,他義無反顧的挑起了千斤重擔,使相聲重新恢復往日的繁華。他用藝術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相聲人員,成國名副其實的領路者。相聲來源於生活,取之於生活,從生活當中走出來的馬老將生活當中的快樂還給了人民,還給了觀眾。


馬老的音容笑貌,一舉一動,還是那麼熟悉的停留在腦海當中。雖然馬老走了,但他的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那是一朵永不凋謝的玫瑰,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仍綻放異常精彩。可以說,我是從小聽著馬先生的相聲長大的,他帶給我許多笑聲與歡樂,留給我不少美好記憶,春節晚會的精彩表演,為我們少之又少的娛樂生活增添諸多色彩。大師的故去,使這些歡樂成為心底永久的記憶!我們對大師的不幸辭世深表哀悼。這是中國相聲界的巨大損失,是中國藝術界的巨大損失!願馬大師一路走好,天堂裏同樣充滿笑聲!

你聽聽別人是怎麼說的:馬季去了,天堂裏有了最好的相聲團隊!

有悼詩曰:

驚聞大師駕鶴行,
不知還有幾傳人?
天堂從此不寂寞,
神州再度少笑聲!



馬季簡介:

馬季,中國新相聲的代表人物,著名相聲大師,表演藝術家。近現代相聲藝術承前繼後的關鍵人物,他繼承發展了侯派風格,走出了自己的創作道路,為大多數相聲後來者所遵循,為中國相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供獻。

馬季1934年生於北京,原名馬樹槐,祖籍天津寶坻黃莊村人,是中國新相聲的代表人物,著名相聲大師和表演藝術家,近現代相聲藝術承前繼後的關鍵人物。1956年調中央廣播說唱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三、四、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五屆政協委員,中國曲協常務理事,中央廣播文工團說唱團團長等職。他師從侯寶林邊學習邊表演,善於表演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相聲作品,在相聲藝術長於諷刺的傳統之外,開啟了以讚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為主題的"歌頌型"對口相聲的新生面,其中以《登山英雄贊》、《畫像》和《找舅舅》等節目影響為大。之後馬季的創作和表演趨於全面,創作演出了對口相聲如《友誼頌》、《舞臺風雷》、《多層飯店》、《宇宙牌香煙》、《五官爭功》等。曾出版《馬季相聲選》和《相聲藝術漫談》。

(此文乃新聞摘錄)
--------------------------------------------------------------------------------

聽馬季說相聲?請貼下麵的到你的address bar就行了(要抄完哦)。說的是“五官爭功”。

http://cnc.ourid.com/xiangsheng/Maji/2006/Maji165.html

如果要下載,請點擊下面的網址。用real player或新版的wmp播放。

http://www.taiyue-online.com/xs/xs/mj4.rm

20061130

聽一曲“涼風有訊”







說南音,《左傳》有“使與之琴,操南音”句,清梁維樞所撰《玉劍尊聞》記載:“嘉靖中,江以南競南音”。可見南音古已有之,今人只不過是發揚光大而已。南音,就是長江以南的音樂,是南部音樂的意思,乃起源于五代十國後蜀帝都、江南錦城成都後,在福建南部廣泛流傳各地的中國古代宮廷音樂樂種。




聆聽南音,常常想起亡故的先父。先父書讀到三年級就輟了學,卻酷愛曲藝,家裏一個老唱機,就老是聽他播放新馬司曾的《光緒皇夜夢珍妃》等戲曲,聽得他如癡如醉。我小時懵懂,不知個中玄妙。年紀既長,聽曲思親,恍如魂夢之中。曲藝之妙,有時即使不明白曲中所言何物,那南音響起,我聽著聽著,那琵琶、洞簫(尺八)、二弦、三弦等管弦樂器奏得的音韻,沉鬱悽楚,粵人說:“聽唔明都冧死了”。




我喜聽之南音以“工六士乙×”五音記譜,以“愛國愛鄉、愛情專一”為主題,《客途秋恨》一曲,每次聽得那句“攜著二妃藏井底,死生難舍意中人”都陶醉得要死,再聽得那“但望慈航法力總要行方便,把楊枝甘露救出你火坑蓮。等你劫難逢凶俱化吉,那些災星魔障兩不相牽”,感懷曲中主人翁用情之深之專,學粵人話哉:“真係諗起都銷魂矣”!




關於南音的真正起源,大多中外專家學者認同後蜀後主孟昶(919-965)為中華南音創始人,孟昶之妃花蕊夫人所作多首《宮詞》可謂佐證,記敍孟昶創始“禦制新曲”者多不勝數。因此,南音也就是禦樂,後來流落民間,攪得混世皆知“多情最是南音曲,臨別聲聲動客腸!”想必孟昶是始料不及的。




這首“涼風有訊”的客途秋恨有很多名家唱過,少說也有十多人。現代人的理解,大概起源于《鹿鼎記》裏韋小寶的朗朗“涼風有訊秋月無邊”歌聲,還有香港藝人“張衛健”更厲害的“添油加醬”。這些粗俗之流當然不可登大雅之堂,只能居功“推俗”。有人評白駒榮、杜煥和新馬師曾才是唱作俱佳,南音唱來很有“地水”味道,類似的名家若是現場演唱,或拉腔,或轉韻,或增音,或降調,能隨意變化,不損原曲的神韻,又給聽者帶來新鮮感覺,這就是南音的神韻,也是名家的“鬼斧神工”了。


說起南音的地水味,要看看南音流傳的演變。從前唱南音的多為失明者流,粵人稱為“瞽師”(盲公);盲女則稱師娘、瞽姬。他們所唱的南音就稱為“瞽師南音”“盲公南音”,亦有稱為地水南音的,地水者,易之“地水師”卦也。因為盲眼唱者亦兼占卦,故稱“地水”,故南音又稱“地水南音”。


名家之流,其他如江平、羅家寶、梁天雁、陳笑風等,我是只聽其名,未曾聽得其腔了。我手上僅有一片區君祥、甘明超的南音精選,裏收南音曲王《客途秋恨》,與白駒榮等人唱的恐怕有別,要說地水味不地水味,我也分辨不出來,只是心裏打個譜“真像是盲公唱的”,語言並無任何嘲諷之意,反而是敬慕其乃曲藝大家。只可惜聞說白氏唱得最好,至今不可得,終究遺憾啊。

--------------------------------------------

《客途秋恨》歌詞:

(南音)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小生繆姓蓮仙字,為憶多情妓女麥氏秋娟。見渠聲色性情人贊羨,更兼才貌的確兩相全。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你睇斜陽照住個對雙飛燕,獨倚蓬窗思悄然。 耳畔聽得秋聲桐葉落,又只見平橋衰柳鎖寒煙。第一觸景更添情懊惱,虧你懷人愁對月華圓。舊約難如潮有信,新愁似海無邊。虧我情緒悲秋同宋玉,況且在客途抱恨你話對乜誰言。記得青樓邂逅個晚中秋夜,我共你並肩攜手拜月嬋娟。我亦記不盡許多情與義,真正纏綿相愛又複相憐。共你肝膽情投將有兩個月,唔想同群催趲要整歸鞭。幾回眷戀難分舍,真係緣慳兩字拆散離鸞。淚灑西風紅豆樹,情牽古道白榆天。共我杯酒臨歧同我餞別,在望江樓上設下離筵。你牽衣致囑我個段衷情話,叫我要存終始要兩心堅。今日言猶在耳成虛負,屈指如今又隔了一年。近日聽得羽書馳諜報,重話干戈亂擾江村。昆山玉石也遭焚毀,好似避秦男女入桃源。你係幽蘭不肯受泥污染,又怕賊星來犯呢位月中仙,你話嬌花若被狂風損,一定玉容無主倩乜誰憐。個陣輾轉馬前遭血濺,日落魂歸玉化煙。你話若然豔質遭兇暴,我寧願同埋白骨去伴姐妝前。或者死後得成連理樹,把楊枝甘露救出火坑蓮。等你劫難逢凶俱化吉,個的災星魔障兩不相牽。虧我心似轆轤千百轉,空綣戀,嬌呀但得你平安願,我就任得你天邊明月照別人圓。

(轉乙反線)聞擊柝,鼓三更,只見江楓漁火照住愁人。幾度徘徊思往事,勸嬌唔該好咁癡心。風塵不少憐香客,羅綺還多惜玉人。你話煙花誰不貪豪富,做乜你偏把多情嚮往小生,況且我窮途作客囊如洗,擲錦謇頭愧未能。記得填詞偶爾寫個段胭脂井,含情相伴你對著盞銀燈。你細問我曲中何故事,我把陳後主個段風流講過你聞。講到兵困景陽家國破,歌殘玉樹後庭春。

(拋舟腔)攜著二妃藏井底,死生難舍意中人。聞聽此言多歎息,重話風流天子更重情真。

(轉正線)但係唔該享盡奢華福,就把錦繡江山毀路塵。你係女流也曉個的興亡恨,不枉梅花為骨血為心。重話我珠璣滿腹實在原無價,知你憐才情重更不嫌貧。想到此情欲把嫦娥問,無奈楓林見得月色昏。遠望樓臺人影近,人影近,莫非相逢呢一位月下魂。

另有《客途秋恨》下卷如下:

聞擊柝,夜三更,江楓漁火照愁人,幾度徘徊思往事,我都勸嬌何苦咁癡心,風流不少憐香客,羅衣還多惜玉人,估話煙花誰不貪豪富,做乜你偏把多情向住小生,我窮途作客囊如洗,擲錦纏頭愧未能,記得填辭偶寫胭脂井,重含情相伴對住銀燈,細問曲中何故事,就把陳後主個段風流講過知聞,講到兵困景陽家國破,歌殘玉樹後庭春,攜住二妃藏井底,死生難舍意中人,聽到此言心歎息,重話風流天子更情真,總係不應沉溺奢華福,就把錦繡山河毀路塵,你係女流也曉興亡恨,不枉梅花為骨雪為心,贊我滿腹珠機原無價,知你憐才情重更不嫌貧,(此處開始與其他版本不同,我以下所尋得的阮氏唱本依據此詞)慚非玉樹蒹葭倚,只係鳥羅絲附木瓜身,等你洗淨沿華甘謝客,只望平康早日脫風塵,恨我樊籠無計開金鎖,故此鸚鵡羈留困住姐身,況且孤掌難鳴為遠客,有心無力幾咁閑文,欲效藥師紅拂事,改裝夤夜共私奔,又怕相逢不是紮髯漢,恐怕陌路欺人惹起禍根,龍潭虎穴非輕易,恩愛翻成誤玉人,思量銜石填東海,精衛虛勞一片心,胸中枉有千言策,故乜並無一計可以挽釵裙,前程盡附東流水,好似春殘花蝶兩相分,正係神女有心空解佩,襄王無夢再行雲,又怕一別永成千古恨,蠶絲未盡枉偷生,男兒短盡英雄氣,縱使得成富貴亦是閑文,今日飄零書劍為孤客,偏舟長夜歎寒更,只話放開懷抱思往事,愈思愈想愈傷神,風送夜潮寒澈骨,又聞隔林山寺報鐘音,聲聲似解相思結,獨惜心猿飄蕩向那方尋,既說苦海濟人登彼岸,做乜世間留落種情根,風流五百年前債,結成夙恨在紅塵,又見秋水遠連天上月,團圓偏照別離身,水月鏡花成幻夢,茫茫空色兩無憑,恩愛自憐同一夢,情緣誰為證三生,今日意中人遠天涯近,空抱恨,琵琶休再問,惹我青衫紅淚愈更銷魂。

網上尋得阮兆輝演唱的《客途秋恨》:

-----------------------------------------------

白氏歌詞版本:

客途秋恨 演唱:白駒榮


(地水南音)涼風有訊,秋月無邊;虧我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小生繆姓乃係蓮仙字,為憶多情妓女,叫做麥氏秋娟。見佢聲色與共性情人堪贊羨,距更兼才貌的確兩雙全。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岺寂晚景涼天。唉!你睇斜陽照住個對雙飛燕,虧我斜倚逢窗我就思悄燃。耳畔聽得秋聲桐葉落,又只見平橋衰柳鎖住寒煙;第一觸景係更添情懊惱,虧我懷人愁對個個月華圓。(催快)正係舊約難如潮有訊,新愁深似海無邊。虧我情緒悲秋同宋玉,況且客途抱恨,你話對乜誰言。記得青樓邂逅個晚中秋夜,我與你並肩攜手拜月嬋娟。我亦記不盡許多情與義咯。真正纏綿相愛又複相憐。共你肝膽情投將有兩個月,唔想同群催責係要整歸鞭。唉!共你幾回眷戀總係難分舍。怎料緣慳兩字拆散了離鸞。正係淚灑西風紅豆樹,情牽古道白榆天。共我杯酒臨岐同我餞別。在個處望江樓上設下離筵。你仲牽衣致囑我個段衷情話。叫我要存終始總要兩心堅。今日言尤在耳,總係成虛負。屈指如今又隔了一年。近日聽得羽書弛諜報,仲話干戈撩亂擾亂江村;個的昆山玉石也遭焚毀,好似避秦男女入桃源。你係幽蘭不受污泥染,又怕賊星來犯月中仙。你話嬌花若被,若被狂風損,一定玉容無主倩乜誰憐。個陣輾轉馬前遭血濺,日落魂歸玉化煙。你話若然豔質遭兇暴,我寧願同埋白骨去伴姐妝前。或者死後得成連理樹,仲好過生前常住在呢個奈何天。(催快)但望慈航法力行方便,就把楊枝甘露救出你火坑蓮。等你劫難逢凶俱化吉,個的災星魔障兩不相牽。虧我心似轆轤千百轉,(慢)空眷戀咯,嬌呀但得你平安願咯,我任得你天邊明月照向別人圓。


(轉乙反)聞擊柝,鼓三更,只見江風漁火照住我愁人。幾度徘徊思往事,我勸嬌唔好甘癡心。風塵不少憐香客,羅綺還多惜玉人。你話煙花誰不貪豪富,做乜你偏把多情向住小生。況且窮途作客我囊如洗,擲錦纏頭愧未能。記得填詞偶寫個段胭脂井,含情相伴對住盞銀燈。你細問我曲中係何故事咯,我把陳後主個段風流講過你聞。講到兵困景陽家國破,歌殘玉樹後庭春。攜住二妃


(拋舟腔)藏在井底,死生難舍難舍難舍距既意中人(拉腔)。聞聽此言你多歎息,仲話風流天子更係情真。


(轉正線)但係唔該享盡奢華福咯,就把錦繡江山毀路塵。你係女流也曉,也曉個的興亡恨,不枉梅花為骨實係雪為心。仲話我珠璣滿腹實在原無價,我知你憐才情重,更不嫌貧。想到此情欲把嫦娥問,無奈楓林見得月色昏。遠望樓臺人影近,(慢)人影近,莫非相逢呢一位月下魂(收)。
--------------------------------------------------------

涼風有訊,雙耳蒙福了。

20061122

五月醒來
















1.
五月突然醒來——他發現自己在紅燈快要轉綠的斑馬線上的人群之中。他躬下腰來,俯身,看到一張嚴肅的臉,在一張相片上。他把照相收了起來,笑。冷冷地,他對照相說:“我愛你。”

不知怎麼,他重複了三次。

哈秋!這鬼天氣,冷啊。他不知道為何自己會在這裏,這裏是哪處噢?也不知什麼時候“入秋”了,這麼冷。這個城市的街道,來來往往的人群,對他而言,有某種程度的熟悉和陌生。是熟悉還是陌生呢,他常常說不清楚這兩種感覺。

街道是熱鬧的,熱鬧得讓他冒汗。他冷冷地走過這一條讓他冒汗的熱鬧街道,穿進一棟大廈裏頭去,然後進去一家書店。他的眼光掃過一本都市文學的作品,作家某的,他決定買下來。不為什麼,他只是想看看這個城市到底是怎麼了,他想知道在別人的眼中,這個世界又是怎麼了。四周的空氣冷熱無常,在低溫的空間裏,他徘徊與彷徨。他迷失……

五月醒來。

——望著床前室內門葉的一張巨大明星海報,他說:“我愛你。”然後拖著一隻城裏正流行的玩具熊,沉沉睡下。

這是“家”,一間租回來的房間,一棟滿滿是遊子的樓宇。

——午夜,五月突然醒來。悠悠地對自己說,城裏住著多少個五月呵。五月不知道,他們愛不愛自己。


2.
五月沒什麼錢,他倒有一票有錢朋友。有錢朋友愛挖苦五月,他們嘴裏儘是說些喝茶吃飯的文化話題。五月在他們面前不怎麼愛說話。他吃飯的樣子也太嚇人,有錢朋友儘是愛笑他。他吃得粗豪、開懷、儀態和規則一任他去,誰管它餐廳裏要用哪支叉吃什麼,哪支湯匙該喝什麼。

五月每天醒著,他不怕人笑。對他的那些朋友,他一樣笑回去。他一樣對文化淪為酒飽飯醉的事兒,感到可惜。誰耐煩每天數算能吃到多少香飯,能喝到多少香茶呢,如果吃喝之間談到一重又一重的約束,那應是悶出鳥來的事兒。文化不是藩籬,讓人赤赤痛的藩籬,不是的。他認為,文化是一種對自己放縱下仍能達成的莊重。

社會進步,都市繁榮,人的心卻製造了更多的枷鎖,去限制自我。五月覺得世界真的太奇怪了。於是他堅持自己的方式,活了一把年紀。


3.
三十年了吧。五月是醒著想起那一段歲月的。這數十年來,一晃眼間過去,可是這中間的光陰何嘗不是像在夢境中呢?

那時候,兩個小男孩躺臥在鄉里的一片草場,腳抵著腳。話頭是誰開始的?都不記得了。

——星星在空中,以摩斯密碼眨巴著眼說話。好美的一片星海!

“為什麼星星那麼遙遠那麼暗淡呢?”男孩問五月。

“我怎麼知道啊。大概是距離吧。聽說有的星體離開我們幾萬光年,非常遙遠,遙遠到可能我們現在看到它們的光芒時,它們已經不在那裏。”

“哦!是真的嗎?——看!那是什麼星座?那不是南方十字星嗎?是你指過給我看的,我還記得。”男孩說。

——是啊!你還記得,那個時候。三十年後的這樣的夜晚,我在看城裏的星空,你是否記得那一次你喊南方十字星時的快樂呢?

五月低下頭,把城裏對著星空的這扇窗,拉上了簾子。

——“如果人可以成為一顆星星,為地上的人們照明;又或者人可以成為一個星座,在人生迷失方向的時候,還可以給他們一個指引,為他們點燃心中的溫暖之火,那有多好?”

五月總是這樣想。可是一些朋友,在走過了童年之後,已經同時走出了你的世界。五月醒著,問自己:曾經自己不是想成為朋友心中要的那顆星或是那個星座嗎?在微涼微冷的夜晚,給朋友一點希望的光和可以感受的溫暖。那是一個可以在你想到它時可以呼喊的名字——朋——友,聽,這兩個字多有味兒。

五月希望能夠成為朋友心底隨時可以呼喊的名字。

4.
除了友情,是愛情嗎?是愛情真實又虛幻的面孔嗎?五月走向一個個真實,幻想自己在他們心靈上的存在。

不是愛情嗎?不是嗎?五月卻又想不出另外一個可以讓他觸摸體內溫熱的靈魂,倒在他赤誠的胸膛裏的物事。心跳的節奏,脈搏的律動,不正是抬捧著愛情十字架上山時測量我們的深度與寬度的頻律嗎?

有人曾經對五月說:其實你微笑那一刻,你就擁有了這個世界。而五月只希望他擁有的是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只要有個喜歡的人,他就有了世界。五月想起很久以前他的生命裏有那樣一個人。他曾經害怕看見那個人單純的眼神。那個人,在五月訴說他的秘密之後,還是一如既往地對自己好,曾經使五月感激流涕。那個秘密,只有一個人知道。於是,他小心翼翼領受並在記憶裏珍藏著那個人的關懷。

那個固守住鄉間的人,五月知道,五月和他從來不被祝福。最後,那個人也不知道他的離開。上火車前,五月給他留言:我走了,祝你找到真愛,再見。字條就放在他的屋子前面的信箱。放進去時,五月還聽見沙沙的聲響,那沙沙的聲音,好像在他心裏下了一場大風雪。

那天,五月坐在火車上,沒有事情可做,腦子裏一直在想,要到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他才可以停下來呢?他也不想再想那麼多。想著想著,他覺著自己越來越害怕坐車。這鬼火車,轟隆轟隆,聲響仿佛足以撕裂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不斷地長途奔波,不停地讓自己的身心疲憊,不斷地讓自己遺忘,不停地把過去放在過去。

其實五月捨不得走,捨不得就此孤獨上路。真的,他做決定的的時候,難過極了。

那一天以後,他還給媽媽寫了三十六封信,交給在城裏的鄉中好友,讓他每個月給自己家裏寄一封。信後面不寫地址。三年的時間,不管是他,還是媽媽,都會慢慢平靜下來的。五月知道這是很不現實的辦法,但五月不想做其他選擇了。五月早已選擇好了,他把這樣的愛情收進心底。媽媽太疼愛他了,他無法在媽媽的身邊感到自己的成長。所以他留下了對媽媽的愛情,還有留下了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毅然出走。


5.
五月初到城裏來時,身邊的空氣仿佛是一個冬天。

——“小夥子,為什麼一直那麼傷心呢?怎麼看起來那麼憂鬱?”有一天在公園裏,一個外國太太朝他笑笑,對他這樣說。五月好像在冬天裏看到了一個大太陽,一個放出光和熱的大太陽。那時,他在城裏找到了一份差事,一邊做著,一邊想著以後的人生目標。他不懂得如何笑。她覺得笑是一件很沒有意義的事兒。他的老闆說他是個木頭人,從來沒有人教他怎麼去取悅別人。

可是,那次以後五月開始對身邊的人微笑。他變了,變得可以很貪婪地看街上依偎在一起的情侶,或者白髮蒼蒼的安詳的老人,或是不知道痛苦的活潑可愛的孩子;他變成想吃核桃仁就去買來吃,那可是他自己平時都捨不得買來吃的,他甚至變成一個可以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並小心地幫助這些小小的生命的人!

這像是奇跡一樣的早晨。奇跡似的改變了他的早晨。那個外國太太,笑得整個世界漾了開來。他喜歡聽她說話,她笑著說話的樣子,讓他仿佛躺在一團團棉絮當中,那麼舒服那麼自在。他好想也給人這樣的感覺……

那天清晨,他坐在公園的湖邊,陶醉在明媚的陽光裏,靜靜地看鳥兒盤旋飛舞,陶醉在花的香氣中。當時他想,人生應該只有春天。美好的春天。雖然他知道,這個國家從來沒有四季,可是他就愛這樣想像。如果生命真的如此短促,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後的一段歲月,這最後的日子也應該只能是生命中最後的春天……


6.
五月並不喜歡睡覺。他覺得,睡覺之前的那段時光是長久而難捱的,而睡覺那一段時光是奢侈的。他喜歡醒著,因為他知道太多的事情不能等待。而睡眠,使他害怕在等待的同時失去——失去那些他認為值得去追求的東西。
深夜,常常是他思索的時候。惟有這個時侯,天地一片清明。城裏的車輛減少了。心靈開始乾淨,思想可以飄飛,可以隨心所欲。


7.
五月知道,年輕的情懷是彌足珍貴、值得細細品嘗的。當他走過了年輕,他對他看到的人這麼說。他害怕別人探查他生命中的故事,可是又很想讓別人也分享他的故事。他處於兩極性的矛盾之中。常常,他因此沉默了下來。 以前,他沉默下來臉孔就冷冰冰的,可是那一個奇跡似的早晨,讓他的沉默有了春天似的笑容,可以融化冰雪。

每每在深夜裏,他首先想到的是:年輕人總是用很多很多的時間在問,年紀大的人總是花很多很多的時間在回想。只有中年的人,有想法有魄力,可以完成年輕人的計畫,可以不必有老年人感慨的遺憾。可是他依然過著一些四平八穩的日子。

有錢朋友又來笑他了,笑他磨了這麼長的光陰,換不到多少代價。他還是笑了回去,他說,我從沒要求過什麼金子和銀子啊。朋友說他不長進。他說,我有的富足你不知道。有錢朋友問,你有嗎?你有多富足?他說,看,你果然就是不知道。他笑——


8.
五月翻開每天的新聞紙,每天都看到自己不想看的新聞。他疑惑了:每天報導這些咱不希望看到的新聞幹嘛呢?

報上的好消息總是登得那麼小,壞消息總是那麼大。這個社會的價值到底是怎麼了?不斷地以悲慘和不幸去淹沒自己。五月心想,人們遲早溺斃於自己製造的不安之中。
那天夜裏,五月醒著,想著世界平平靜靜的,四周緩緩地移動著,空氣慢慢地流動著,有一種脫俗的清新與美麗。他要讓自己的心靈和生命平平淡淡的。他飄了起來,好像走到了雲端,五月覺得,當下此刻,生命只要端莊,不需要那麼多的起伏與變化。


9.
五月唯一不解的是愛情吧。總是以為自己走了進去就真的瞭解,卻在走了出來的時候連自己都迷失了。不要以為,把自己的靈魂嵌入了另一個人的身體你就擁有了他,他站在距離你咫尺的近處,卻可以視你如不見。五月就是在這樣的感覺之下走開的。他不確定,他看到的是愛情的真相還是假像。或許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能確定。人人只是堅持自己看到的是真的。即使是醒著,五月知道,有些事情就是看不清本相的。

城裏曾經有一個叫A的人,以心來打動他的心靈,用柔情之城牆,包圍天上的一片星子。A說,我願化為天上圓滿而清輝不減的月色,承載你星子一樣的寒芒。那是他在信上寫的情話。五月就在情話裏擺蕩。……你是一座古老的城門嗎?曾經距離我迢迢萬里路,白雲千年空悠悠,走不盡的天涯,窮不盡的林蔭,只有你的這一扇門是我的歸途。

五月的身子不斷地哆嗦,沒有風又沒有雨,然而在所謂的愛情的籠罩之下,天為何變得如此的漆黑與陌生,地又為何變得那麼遙遠而偏大呢?五月在偌大的一片天地之間,認不清前路是什麼。他迷失在一首首情詩之中。














10.
一天晚上,五月醒著。他總是不太願意合上雙眼。他渴望的是愛人的手,一雙深入寒夜溫暖他的手。耳邊響起他的聲音,細細碎碎的。“我知道要表白並不容易。可是不表白,如何能有所獲得?人生,總是已經在漸漸老去,怎麼還有什麼時間再去遺憾與錯過什麼?說出來,五月,說出來!——說你已經沒有時間在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相隨的時刻了。因為你不能夠再有任何的遺憾!”


11.
又是雨天。五月討厭雨天的時候去外面吃,但是朋友從老遠老遠的城市來約他。五月的心於是打開了一個門。他用那個冬天裏的太陽的微笑朝那朋友笑笑。

——呵,來看我嗎?

——是啊,怎麼啦,你最近還好嗎?

五月的心靈被觸動了一下。他有多久沒有聽到這麼簡單的問候語了。他把朋友領到附近相熟的飯店,叫了幾個菜,大家便聊了起來。

五月想知道朋友的近況,關於他的故事,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他的親人,他們之間的朋友,他的感情生活,他心裏的想法。可是,五月想到這些便很害怕自己有這樣的想法。五月突然醒覺並疑惑,這種探索式的瞭解與測試,真的就是友誼深厚的證明嗎?每個人說定了我給你知道多少,你再給我知道多少,好像把一堆貨物放在別人的倉庫,別人也得將一把等值的東西寄放到你的倉庫。公平交易,是這樣嗎?我把你的生日與電話與你的生命歷程記憶下來,然後等你來時我們以這個作為話題,借此提升我們的友情。是這樣嗎?有沒有一種友情,可以相對兩無言,而你又不覺得對方對你有所苛求呢?五月本來追求的就是這樣一種友情。

有時候,五月自己想想,也實在很難做到吧。完全付出,完全不在乎收回。但是他願意去嘗試。五月突然靜了下來,他只是看著朋友吃飯的樣子,專注地注意他說話的神態,然後,一直微微笑著。朋友問:“笑什麼呀?發神經呀!”

“沒有。只是想記住你吃飯時說話的樣子。”

朋友看看夜裏店門外的雨勢,好滂沱的雨。他的心裏卻是一片晴朗的天氣。


12.
城裏的兩個朋友和五月一起到鄉區走動。

那是一個陰天,路滑。他們把五月老遠地拋在後頭,五月乾脆慢了下來。

五月想:“真正的朋友不會把你拋在後頭,更不會任由朋友把自己拋在後頭。真正的朋友和你一塊兒並肩齊步走,腳步不急不徐,和你的心情靠近,和你的心意相通。”

於是五月追了上去。

朋友們又快樂地與五月交談起來。在交談的時間裏,鄉區的景色一直更替,五月很高興,在這樣一個城市裏頭,竟然還能找得到交心的朋友。

五月喜歡在朋友的面前說一些高興的事,他覺得朋友的相交是為了提供給大家一種快樂的養分。五月從來不願意朋友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感傷的一面,因為要朋友分擔你的憂傷,絕對是一種累贅。五月覺得自己的憂傷已經難以負荷了。所以,同樣的,他不希望把自己的重擔子放到別人的肩膀上。朋友是沒有義務負擔我們個人的憂傷的重量的。

朋友都很喜歡和五月在一起,因為和五月在一起沒有壓力。五月心想,一旦讓朋友們知道自己也是憂傷和煩惱的奴隸時,他們極可能不能接受而離開他。所以,五月總是只願意把自己的快樂與大家分享,把悲傷留給自己。這是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如果人的心靈是一扇又一扇的門,五月打開的是快樂的門。人生太苦,每一個人的頭頂上都有一片變幻無常的天空讓人疲於應對,五月的覺悟是多帶一把快樂的雨傘給朋友,以快樂去吸收天上掉下來的冷冷的雨水,為朋友的天空放上晴天。


13.
五月有時覺得人生又是充滿矛盾的。真的很矛盾,人們可以白天是一種生物,晚上又變成了另外一種生物。他記得學校的老師曾經對他說:“我們華人,是五千年文化薰陶下的產物。因為我們族群的歷史太長遠了,文化的厚度太不可思議了,所以我們可以有很多很多種生存的方式。白天的生活我們可以是信奉儒教的,晚上我們可能變成了道家的信徒了。”

五月知道這樣的譬喻,是絕對有可能的。早在他來到大都會的那幾年,他就體會出來了。人們面對不同的人群,可以把自己打扮成不同的嘴臉和面孔。“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需要。”五月的朋友這麼告訴他,他也是一個虔誠的實踐者。

五月雖然對大多數人都表現出一貫的熱情,偶爾他也會碰到某A某B使他不知不覺表現出不該有的冷淡的。五月於是覺得,人這種矛盾的生物多麼複雜。他甚至不能確定,哪一個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也許,每一個角度的自己,都是自己在不同的角度折射下,所反映出來的自己當中的一部分?五月始終不解。


14.
那天晚上,五月做了一個夢。夢裏他看到世上每個人都像一隻只排著隊伍的螻蟻,爬向一個巨大的黑門。可是他無法看清黑門之後的情況。人們的表情卻充滿了不可預計的恐懼,那是一扇什麼樣的門呢?為什麼大家都在害怕甚至顫抖呢?

在路上,他看到人人都無從選擇地走著,一步也不能停下來,而途中,有的人與同伴為伍,同甘共苦的一起行走,臉上的懼怕仿佛減輕了不少。有的人卻孤獨前進,而這些孤獨的人群,身畔明明有一大夥人卻不搭理,只願意獨行。其中有一些怨恨老天為何讓他們營營役役一輩子,如牛馬一樣辛勤,還是來到大限之門。有的卻樂天知命,仿佛知道向前走去只有那麼一扇門,也不放棄在生命中存有小小的希望,對同伴,對親人,對天下事物盡表關心,他們感到大家應該是一體的。

那些獨行的旅者,有的無喜亦無嗔,只是向前用從容的步伐走著,向前思考著,對以往逝去的不存惜念,對未來未知的不表示疑惑,對現在可掌握的不表示喜悅,對現今不可掌握的不表示錯愕。只是對每個過去的一天,表達了他們珍而重之的感情,然後很快活地說:“哦,又過了一天。我真幸運啊!”仿佛那一天又是多賺得的。

五月從夢中醒來時,他看看了手錶,淩晨四點半,他很高興地說:“哦。又過了一天,我是何其幸運啊!”


15.
五月有一天醒來,望見身邊睡著一個黑影。他好奇地問:“你是誰啊?”

那黑影道:“哦,你不知道嗎?我是你的靈魂,你已經死了!”

五月平靜地說:“怎麼可能呢?我還活著。我還活得比任何人都好啊。”

黑影說:“不,你死了。”說完便飄了開去。

他死了?五月平平凡凡地過完了他的一生,他死了?他從來沒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已離開人間世。他仍然在人世間兜兜轉轉,不是嗎?每一天,每一天都是一樣的。重複的片段,,一天開始到一天的結束,另一天開始到另一天的結束。他怎麼可能就這樣無緣無故地死去呢?

五月平靜地坐在床上,他醒著,冷冷的太陽光從他的窗戶透到窗內來。陽光沒有讓他感到任何的不適。他真的死了?那為什麼與活著那麼相似呢?他甚至疑惑,為何死了的人那麼像還活著的,而活著的那些人們,卻反倒像是死去了呢?

五月醒來。坐在床沿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之後,他還要去洗刷和上班哪。他想,如果要思考,他也只能再想一下下,便要開始行動——生命總是開始又結束,結束了又開始,五月想,他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思索啊。遲到了還要挨老闆罵哪。

五月始終不相信。他只相信,即使別人都倒下來了,他自己是醒著的。

他脫了上衣,走進了盥洗室……

20061121

雁渡寒潭,雁去潭不留影

給“搖籃手”的戰友:幾人記得“風吹過”,幾人相忘於江湖?
------------------------------------------------
風吹過
Am Am Am Dm/ Am
花謝了 草綠了 雞飛起來狗兒跳
Dm Am
小孩在唱歌謠 老人在閒聊
Dm Dm F / G Am
喝杯茶 吃個包 生活嘛不就是一場哭笑鬧
Am Am Dm Am
風吹過 雨晴了 彩霞漫天夕陽遙
Dm Am
家裏的飯炊熟了 家小圖個飽
Dm Dm F/ G Am
切個瓜 嘴裏咬 生活嘛不就是肚皮最重要
Am Am Dm Am
故鄉在夜晚叫我 風在街上招搖
Dm Dm C/ Am(+2)
月牙兒小小 星星在黑布上跳呀跳
C Am Dm Am
奶奶的故事抓不牢呀 風吹過就飛掉
Dm Dm
爺爺戴個草帽 他說他裝個鬼來
Dm / F G/ Am (+2)
他變鬼嚇我快睡覺
Am Am C Am
故鄉在夜晚叫我 風在街上招搖
Dm Dm C/ Am(+2)
樹葉在舞蹈 蟲兒在林野中唧唧吵
C Am Dm Am
爸爸你累了喝口茶吧 我給你捶背摁腰
Dm Dm
媽媽她只是笑 她說你乖乖就好
Dm / F G/ Am
你靜靜就好不要鬧
Am Dm/ Am
記得當時年紀小 快樂多 煩惱少
Dm Am
風吹過我說是大地在吹呼哨
Am Dm/ Am
現在人長大了 煩惱多 快樂少
Dm F/ G Am (+2)Am......
風吹過歲月飄飄童年飛掉了

20061119

風雨繼續飄搖,我們繼續和偉大的維他命M說再見。

那時是什麼時候呢,嗯,是個清晨。我和妹妹一家子聖瑪麗中學對面的餐廳剛吃了鴨腿面,便駕著車子轉向路子的另一邊。轉到拐彎處,一個小孩騎著一輛刹車掣已經壞掉的自行車飛馳過來。那時,他必然視若無睹,眼裏只有速度。自行車順風如帆船順風“飛”向前面,完全不理會路障或是其他公路使用者,我被迫順勢把方向盤擺向另一邊,避免與孩子的自行車正面相撞。結果,我聽見車門撕心裂肺的喊叫聲。孩子跌倒在地,我腦海中閃過一個影像:一個人被拋向高空……



我的花蝴蝶在2004年底歸順於我成為我的坐騎後,已經多次斷翅受創。

一回,就是剛剛駕花蝴蝶回學校的第2天吧。那一天,我剛剛把學校的籃球校隊載回來看校內的球賽。賽後,回到停車處一看,嗚嗚,怎麼我的蝴蝶不是一隻完整的蝴蝶了?因為是新創,特別心痛。因此,竟捨得花550令吉到原來的車廠“打回原形”並且再髹漆一回,還得髹得如新的一樣。——那個“兇手”在把我的蝴蝶“非禮”一番後早已逃之夭夭,不知所蹤。

有了第一次非禮事件後,壞事總和好事一樣,接二連三。花蝴蝶後面的大燈一次在我在哥哥家不小心睡著以後,又不情不願地起來回家時,碰上梅雨天,結果就壞事。那時候,雨勢不大,但是足以模糊視線。我一路上小心翼翼。我並沒有很多次在雨中行駛的經驗。誰不怕出亂子啊?我就最怕風雨飄搖,看不清路。我慶倖開始在吉隆玻駕車時就得駕入增江新村的小巷,並且一星期有兩次穿梭其間。這樣的經驗使我獲益不淺,也不再害怕走狹小的路。有人說:“在吉隆玻駕車,第一要先消除害怕的感覺,膽子大了,再下來才是技術。”小心能駕萬年船——駕車也是同樣道理。只恨當晚既是雨天又是晚上,既是睡意朦朧,又是門小路暗,倒車進屋時,以為大劫已過,都回到家了,不再有事。蝴蝶尾巴就那樣沒長眼睛,輕輕吻向向外的鐵門。只恨蝴蝶太“急色”,我就這樣和偉大的200多令吉吻別。那200多令吉——它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們後來把我蝴蝶的後面瞎了的眼睛又治好了。

現在,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我蝴蝶的身子已經傷痕累累,像每一個活著夠久的人,背後總是隱藏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由缺陷形成。開始時,我們很介意那些所謂的缺陷。碰碰撞撞後,必感到黯然神傷。體無完膚了,機能衰退了,結果又有點看得開的胸襟了。

到增江教母語班時,我講起了兩起關於交通的意外事件。一個就是小孩騎自行車的那個。而那個騎自行車的孩子當時沒有整個人飛到高空去。那只是我的想像力太豐富。我也沒有就下車對著他怒駡,罵到他臭頭。我不怪小孩,我只是奇怪為何成人任由孩子到處騎著一輛不能殺車的自行車到處與危險相撞。而我更加感慨的是我的車門當時居然生起了佛菩薩的心腸,讓孩子自行車的把手輕輕劃過,而它以嘶喊回應。它的傷痕挽回它自己的臉的完美和孩子的性命。我甚至完全不想罵小孩,只是叫住他,問:“沒事吧?以後駕車要小心些哦。”對一個心有餘悸的孩子,大約這樣比較有震撼性。想起以前看過的孔子愛人的故事。《論語?鄉黨》載:“廄焚。子退朝,日:‘傷人乎?’不問馬。”孔子問人不問馬的事蹟,使我對孔子非常崇敬。於是我為我擁有一輛好比聖人之心的車子自傲。

另有一次,孔子探訪挨打的曾參時,問他:“父親打你,你怎麼不避?”曾子曰:“老師,我這是為了孝敬他老人家。父親打我時,我感到他老人家的手掌雄武有力,讓我知道他雖老了,但是還很健壯,令我心裏好安慰。”孔子又問:“萬一他真的打死了你呢?那麼你豈不是陷他於不義嗎?”可見得孝也不能愚孝。同樣的,我想我也不能對我的蝴蝶愚忠愚孝。它的損壞是必然的,就像人會機能衰退,容顏老去。只要不是大病,不是內疾,外表只要還過去就可以了。

那一次,我沒有花錢把車的傷又再修得完美無缺,也許表示了我不是一個愛車奴。前些日子,蝴蝶因為被人在雨中“強吻”而水掃受創,傷口並不明顯,只是獨自在隱晦中膨脹著偉大的情懷。它承受了別人的無禮,以它的毀壞包容別人的過錯。錢包裏偉大的123令吉,重新啟動了蝴蝶自行在雨中抹臉的能力,讓我這車子的主人又再能清楚辨認方向,以及看清人心的醜惡——大多數的人總是在意外之後不認錯,不賠罪,甚至一走了之——這樣的事實。

還記得,有一回我和學生銘康他們在收費站碰到一輛普騰賽佳,那位小姐用顫巍巍的聲音叫我留下身份證,賠她500令吉。我不肯就這樣被“勒索”,500 令吉並不少,我不會“愚孝”到如此就“孝敬”她。後來我情願她抄下我的身份證號碼,留下了電話和她聯絡,並在她取得維修的帳單後匯錢給她。

各位別誤會,在這裏,我不是想歌頌自己的偉大,只是覺得,我們每一天繼續和偉大的維他命M說再見時,是否也應該在適當的時刻心甘情願地付出“道德良心”這一枚金幣呢?

在風雨飄搖中,我的蝴蝶繼續和其他車子錯身而過,繼續有“強吻”別人和被別人“強吻”的風險。如果佛祖老爺的因果道理是對的,我們還是要在任何事後說這樣一句尷尬的話:“對不起,我會負責的。”——不是嗎?

20061116

那一些破舊與裂傷不必縫補


重新回到中學,已經是十數年以後。我在中學時期結交的刎頸之交,已經零落西東。每一年,總有一些人會走出你的生命,然後由別的一些人替代。

記得中五正當同學難離難舍,每個人手握紀念冊填寫信誓旦旦的承諾,大家絞盡腦汁,想想出什麼優雅並顯出有智慧的文句,在當年認為華麗的冊子裏劃出,也不知道是交情或矯情。

有一位同學寫:“衣服破了就要補,人犯過錯就要改。”
——那時候的少年情懷,哪里知道什麼大是大非?犯的不過是一些芝麻綠豆事。那樣的智慧之語,大約在多年以後的今天,風一吹過來,就會破裂。

破裂如何都能補救呢?像我新近買的一件中意的衣服掉線了,是上面紋有圖案的部分。我沒辦法補回去,就對自己說:“壞了,就這樣打粗穿吧。那樣做,也可以是一種惜福的作為。”獨居生活使我陷於窘境,我沒有時間給小細節和小問題。

多想和過去告別,不再在寂寞的時候聽見過去的聲音,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仿佛是一場場戲,在午夜夢回時重播又重播。如果也像針線,掉了就隨它去吧,那也許會快活一些些。

中五生畢業那一天跑來問我:“我們走了,你不哭嗎?”

我很久沒有見到自己的眼淚了。今生,大哭的不過是父親和大哥的出殯時那半個小時。我在靈車裏扶著棺木,棺裏的那一具冰冷的屍體,聽見我喊“爸,過橋了,你要小心走好啊!”或是“哥,路彎呵,你要看清前程”這樣的話嗎?失去愛情的那一天,哭泣是無聲的,深夜裏無聲的哽咽只是秋天的落花一樣,秋天過了,痛也過了;不要叫秋天回來,因為悲痛會回來。中六考最後第二名,我根本就不想哭,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是一種選擇的錯,不值得哭。但是,你總會在失去的同時,得回一些,那一年,我得到一個最好的朋友。生命裏面,有更多的事情值得我們用別的情緒去迎接,哭泣不是唯一的方式。

如果碎裂,如果破舊,就讓它碎裂,讓它破舊,讓它無法彌補。生命不是衣服,可以更換??如果一切重來,沒有人的生命要相同。生命的秋天過了,讓冬天的皚皚白雪鋪天蓋地而來吧,把所有的枯槁留在從前,期待春雪初融之時,必是吐露新綠之時!那一些破舊,那一些裂傷不必縫補!

20061112

是馬你就奔馳千里,效夸父追日




今年八月,北京榮寶與江蘇禦風的聯合拍賣會,把徐悲鴻作於1934年、並贈與友人的立軸《馬》以159.5萬元的高價落槌拍賣出去了。

假的馬卻栩栩如生,如有精神。奪得此次拍賣魁首的徐悲鴻《馬》在拍前就被譽為“徐悲鴻藝術生命中少見之作”,原來徐悲鴻以前贈畫給國民黨高官朱家驊。朱氏名“驊”,字“騮先”,因此送畫隱藏了一馬當先之意,可見徐悲鴻對朱家驊期於家國。

說來徐悲鴻畫的馬,在中國人心目中是人才的象徵,是民族振奮的象徵,執著于現實的徐悲鴻翻來覆去地畫馬,正是有感而發。

1935年,徐悲鴻畫了《奔馬》,畫上題“此去天涯將焉托,傷心競爽亦徒然”,憂國憂民,其心可鑒,因此,逐漸地,他的馬成為鼓舞人們的精神力量。

唐朝古文大家韓愈有《馬說》,告訴世人千里馬並不如相馬的伯樂難得,在當時的朝代簡直是振聾發聵之音。同樣是馬,一個是繪畫,一個是文字,卻飽含深義。

今天,人們習慣以“馬到功成”預祝出征的人,不管征的是賽事,還是考驗,還是個未蔔的前程,頂好是像匹馬一般熱情洋溢,有誇父追逐太陽的志向。

教書這些日子,發現莘莘學子對家國之事並不十分重視,對身分認同與族群地位一概不加理會,心中沒有日月,青春淡淡,年歲匆匆,不過馬齒徒增,混日子而已。

大概沒見過群馬飛奔的壯麗場面吧?否則你一定會被深深震撼,為馬的魅力所折服。回頭看看自己大半的人生,生命的潮流有沒有在自然的鞭策下縱橫馳騁,對於所有的外界的羈絆都不放在眼裏,還是僅僅像馬一樣的自由,像馬一樣的奔放,但是卻沒有馬的堅毅?

你仔細看看徐悲鴻筆下的馬,無論潑墨寫意或兼工帶寫,塑造出來的馬的千姿百態、倜儻灑脫,或奔騰跳躍、或回首長嘶,或騰空而起、四蹄生煙……令人無法逼視。那就是整個生命的力量!

想著想著,好像聽得自遠而近馬蹄得得,眼前似乎馬匹迎風賓士??馬群漸跑漸快,終於見到萬馬奔跑的壯闊場面,在暴風雨中,得得得得的馬蹄聲,加上馬的嘶鳴叫喊聲和轟隆雷聲、沙沙雨聲交織成一幅驚心動魄的場面……

如果你從來不願出跑,還說什麼跑出位?沒有食粟一石,怎麼成得了日行千里的駿馬?
--------------------------------------------------------------
中五的學生要在幾天後考大馬文憑試,在此以馬寓意,敬勉風雨中的“快馬”們。祝願人人如詩鬼李賀所言:“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20061111

很中國文學的一天







中國文學課上完之後,兩年與學生的相處時光總算告一段落,終於可以下逐客書,歸去來兮。

我和鎵榮到了增江南區吃客家擂茶。回家時竟遇上雨天。這倒也罷了,卻沒想到是噩夢的開始。我們到達了孟加拉惹的交通燈前停下等燈轉綠,前面的小鹿竟然不知為何倒退,撞向我的車前。我按著車笛,他才如夢初醒,把車駕上前去。

這一急,讓我嚇壞了。在交通燈還未轉綠以前,我下車看看有沒有事。結果奇跡似的,沒有。當時昏天暗地,應了文學課裏白居易寫的“歲暮天地閉,陰風生破村”的景象,仿佛合該有事兒發生。

上車以後,發現掃水器突然不動了。我無奈地把車子駛到一旁。對著剛才那輛死鹿暗罵。

學生指我到馬魯裏修車。那樣一修理,像是把我的錢包也修理了一下。

那時雨未停,白樸的《秋夜梧桐雨》,移駕到了甲洞,令此恨綿綿無絕期;“天陰雨濕聲啾啾”,是那杜子美寫的《兵車行》淒涼情境——人家是妻離子散,生離死別,我卻要忍痛和123令吉說拜拜。

不覺間新煩舊恨一起湧現,令我不禁要借《渭城曲》來洩恨:午間狂雨洗灰塵,路上行車轉紅燈。死鹿倒退嚇壞我,進出車廠無分文。

只恨那死鹿的主人學得那王之渙的《涼州詞》,恐怕沾沾自喜:天橋遠上歧路間,一片煙雨急拐彎。傷馬何須怨死鹿,一走不管你罵娘。

20061105

不是從前的那個樣子


因為這裏被“某人”天手錯置,我被逼把手上的事物放下,在這裏縫破爛。

在這裏時間似乎過得特別快。可是縫縫補補後回頭一看,這一個地方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樣子了。

——突然驚覺:有很多事情即使是憑印象再寫出來,還是不是那個樣子了。

把從前的愛情記下來,就已經失去了原來的顏色,但是我們還是願意讓它再美麗一次。把當初的生命用刻刀鏤於墓碑,不過是想證實自己曾經真實的存在,在人間。

想起林啟堅同學忐忑來到我的面前,問起他那一片片生命的紀錄。然後,得知了答案以後,終於安心地邁開闊步離去。

有一些路,走了出來,就一定有痕跡;有一些話,說了出來就無法彌補。並不是每一次我們都可以安然闊步走開。

話說四川宜賓一名初中老師樊某喜歡上課講髒話,一次罵班上女生“不要說我侮辱你,你這個樣子給人強姦都不要!”這樣的謾駡是使得全校譁然。沒有人會覺得這是老師應有的行為。記者採訪樊某,他竟然解釋說罵人是一種幽默效果,對學生使用這些語言是為了刺激學生的積極性。

據報導:樊老師能罵得如此到位,可謂一鳴驚人,說明他的罵功是非同尋常的,確實是罵出了自己的“風采”。
學生反映:“樊老師動不動就罵我們是‘豬’、‘人渣’。”

一句話,把人家定了標籤,自己暗爽,別人屈辱難當,是典型把自己的快樂建築於別人的痛苦上。可見一句話,可以是毒蛇,可以是蓮花;可以使人四時長春,如沐春風,也可以使人中暑受凍,乾枯凋零。它使得原來的情況變得不一樣,不是像在這裏縫縫補補一番就可以恢復七八成原貌的。


20061031

這樣的阿Q有火

在課堂上放了《阿Q正傳》這部1981年的老電影。老實說,我早就預料到他們會看不慣,但是我還是執拗地相信會有奇跡的出現。還好我選的版本是嚴順開的,他長得沒有關山好看,我反而覺得更好。你瞧,別人對他有這樣的傳述:高中畢業後,嚴順開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由於長相不夠帥,最後一輪被刷了下來。後來,他又參加了青海省話劇團的招生,依然無果。當嚴順開出現在中央戲劇學院的考場上時,他遇到了日後改變他一生命運的伯樂——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白英老師。“考中戲時我已經不抱太大希望了,結果沒想到我唱的那首《真是樂死人》樂壞了白英老師,主考老師都樂了,我馬上有信心了,後來朗誦得也更好了。”——這樣的人生際遇才有火。

嚴順開今年已經70歲(2006年),這位上海笑星演了42年的喜劇,每一次表演,台下都是雷鳴般的掌聲;他演電影不多,主演的第一部電影《阿Q正傳》就獲得了國際大獎。“我就喜歡演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人物,”嚴順開說。事實上,他飾演的阿Q生動、傳神,在銀幕上再現了魯迅筆下有名的阿Q形象,甚至榮獲了瑞士國際喜劇節最佳男演員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他可是中國唯一獲得卓別林手杖獎的演員哪!


魯迅寫這部小說時是1921年,那麼多年了,看看中國人是被別人打敗,還是被自己打敗?希望你們在笑著阿Q的精神勝利法時,也想想自己的意識形態。

這個片子得來不易,希望拿到的朋友和看過的同學好好地珍藏,在你們的櫃子裏,還有心裏。

我小學的時候,渾渾噩噩看過的阿Q,當時只會跟著發笑,不懂得其中有什麼弦外之音。大人們看得如癡如醉,很是入迷。魯迅先生是我長大後極為心折的一位文學大師,在大學的時候我常常叫不愛看書的中文系同學先看看魯迅再說,你想不到吧,《阿Q 正傳》小說,卻最初是在那習習的晚風裏,我從小同學家裏借回來舊書以後,在書的條件非常惡劣:書頁缺少,紙張泛黃,翻書的時候甚至飛出陣陣陳年灰塵——情況下,我曾經這樣與它相遇,曾經與其謀面,曾經用一個孩童無知的眼睛注視過——

20061029

你最好年輕即學富五車,滿腹經綸








現在的年輕人也有的對讀書鄙夷。

我只聽說:人有信用走遍天下,人有真理走遍天下。信用講的是為人之法,真理講的是處世之道。如何為人,如何處世,莫不過先讀賢人之書,汲取學問,再付諸實踐。古時韓愈飽含感情地感慨: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所言極是。動輒聲言書籍皆下品,惟有思想自由,智慧獨立才最清高,也不想想沒有基礎,怎麼就可以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高空閣樓畢竟只是一句貽笑大方之言。

人們求學問當然不是非進大學不可,但卻不可不讀書。讀書,是一個求學的快捷途徑;老子老早就說了:學與思是並行的,不可廢棄其中一個方面。“學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怎麼可以輕易忘了?先生的學問曆久彌新,早就是可敬的一家之言了。

要成為名士或是賢人(今天大概我們只說是成功之人了),不必問出身,但要問自身。不要儘是渴求可以一朝得志、白手興家,那在本世極可能是一種傳說與奇跡。你要在世途打滾,最好年輕即學富五車,滿腹經綸,而且聰敏睿智,胸藏韜略,有聖人之資,即便不為世人所識也不慌亂;是的,你甚至不一定要憤世嫉俗,裝瘋賣傻,佯狂顛癡,浪跡江湖。做好你自己吧,認認真真在每一個機會裏學習,每一天、每個人、每個轉變都是一本智慧的書,如果別人要笑你書呆子,少年狂,就任由俗人笑你吧,因為你將對世事有獨到的見解,智慧超人,非尋常人所能及,所以你才被譭謗……但是你得清楚:關鍵在於“做好”這兩個字。

怎麼做好?當務之急是你得忘卻自己對書本的鄙夷,對學院派的極盡諷刺,你至少好歹應該先看看“那一身袍子”的針線紋路,否則憑什麼亂吠啊?

-------------------------------------------------------
讀書是一輩子最美好的事。














20061027

好像太陽一樣,巨大而明亮

我學校的華文學會籌辦華文創作文集。我很高興拿下了擔子,在學校慢慢地發現熱愛寫作的人是一件讓我熱血澎湃的事兒。我一直被提醒自己是一個熱血青年。雖然看著人家成長,聽到歲月把我的臉孔扭出了皺紋的聲音。我骨子裏某一些溫熱的細胞還是溫熱著。於是,我寫下這一篇《看明星》,聊作文集的序言吧!

--------------------------------------------------




我從來不曾見過如此明星,好像太陽一樣,巨大而明亮,在永遠漆黑的夜空裏,人們抬著頭仰望它。人無法忍受黑暗,因此對光明的追尋變得必然。在越深越黑的夜晚,人們越需要明亮的星星。是的,是黑暗讓我們深深體會了光明的珍貴。

年少歲月,我曾經獨自坐在空空蕩蕩的鄉野草坪定神盯著夜空裏明亮的星群,忘卻凡塵煩瑣事,我的少年,伴著孤獨綻放自己的星群,悄然飛逝。那麼多疑惑的成長,使人生的夜晚如此黑暗,如果沒有絲毫光亮,會絕望得讓人窒息。一點點遙遠的星光,其實已足以給人巨大的安慰和鼓勵。夜晚,在星光撒的網下,變得美麗。世上的許多美麗,其實不能僅以肉眼去捕捉,而必須以一顆赤誠的心去觀察。如果你夠細心,你將聽見,一顆顆閃亮的星星在為你娓娓述說動人的故事。那麼邈遠的星空,你相信那裏有什麼神秘的故事嗎?人們只要張開心靈的眼睛和耳朵,心情總會緩緩地在星光閃動的語言下,變得純淨而透明。滿天星斗,於天空星羅棋佈,對著你輕聲軟語,安撫你慌亂的心,外面的車馬喧囂,人聲紛擾不到你,你仿佛在東籬采菊,在南山邊看星。那星閃閃之間,消失了黑白的世界,眼前是洲汀上大片大片的黃綠色的鮮嫩的草浪在風中起伏,消失了濃郁的寂寞,耳際是清澈的泉水輕輕地從山澗中流響而過,心底湧起的是一股溫暖的感動。那是明星照耀下的澄清世界啊……是的,是黑暗讓我們感覺到一股滲透全身的暖流。

人生是怎麼樣的一個境遇呢?人生應該就如人們所說的:“在一個巨大的螺旋之中不停地打轉,我們不停地遇見,遇見一個個熟悉的陌生臉孔,遇見一個個似曾相識的嶄新事件。我們在記憶與現實之中馬不停蹄地遊行,有時候也許我們並沒有挪動步伐,然而時間的漩渦卻載著我們風雨兼程。”就如此吧?在一次次的遇見當中,我相信我們也不斷地期待遇見光明!這樣的期待,讓我們在自己的生命中,勇敢地守護著易碎的夢想,即使這些夢想,在你年長之後,逐漸變得雙手無法觸及,但當我們習慣於抬頭仰望,我們終將走出濃霧,穿過深巷,一級級踏上成長的階梯。而曾經孩子氣的眼神裏的迷茫與惆悵,已然被現實錘煉為空中另一顆星光,指引迷失人的道路。是的,是黑暗讓我們在迷失中尋得柳暗花明的道路,然後在尋得以後,讓自己變作了一顆明星,一道光。

誰又曾見證過生命的追尋呢?人的一生,就像一顆掉落凡塵的星星,在時間裏蹁躚起舞,終於跌進歷史的塵埃。你若不甘心就此消逝,跌墜之時,就舞動吧、鼓噪吧。你是星星,你就以你的燦爛閃爍吧,在喧鬧的街頭以你閃動的靈魂放歌吧,在掌聲過處,表現你內心的悽愴與狂喜吧,當暗黑在曝曬著你,人生的夜空來了的時候,不放過任何一個讓自己璀璨的時刻!是的,是暗黑讓我們看到自己有更多追尋不同墜落的姿態的可能。

也許你不知道,我們常常暴然地遭遇生死: 一整天的時間一下子就死掉,另一整天的時間又突然地誕生。在時間的面前,我們是如此無能為力。人,活著不過是和時間的一場對抗。但是請不要忘記在時間的道上,我們遇見過的多少明星;在以光年計算的單位裏,我們的相遇也許已經是一場我無法想像的消逝,沒有人知道,當你的肉眼見到那一顆星時,它是否還在那兒,但是抓緊暗黑中的明星吧,讓明星常駐心頭,那以後的永夜,你將不再需要惶恐與害怕。如果可以,讓自己也變成一顆明星,直到有一天,遙遠的星群不再愛你,但你的真愛仍然存在,曾經在你生命中綻放光彩的星星,讓你的世界從此變得美麗。而有的人的世界裏,永遠都只是漆黑的夜晚,如果你變成一顆明星,讓他也舉頭仰望吧,他會感激你讓他找到明亮的星星。是的,我們要感謝暗黑,讓我們在這一個時空中,不期而遇,讓你我他都閃爍光芒,讓紛繁的星空變得如此壯闊如此美麗!

歷時兩年,我們終於肉眼可見,伸手可及,我從來不曾見過的如此明星,好像太陽一樣,巨大而明亮——這眾星拱照下的《繁星》。願大家在這裏找到你要的珍貴的光明、滲透全身的暖流和讓自己變作一道光的柳暗花明的道路,也找到生命不同的墜落的姿態和紛繁壯闊美麗的星空。

-------------------------------------------------------
這幾款封面的設計最初我要求學生銘康做的,結果看來看去,和主題不符合。後來變換了,可是我卻覺得很漂亮。


----------------------------------------------------

這後來的圖都很好。我們決定用了,封前封後。

20061026

我的廟宇高高隆起


昨天,有人送我一隻鴨,色澤閃亮鮮美,我立時三刻受不住誘惑,把半隻鴨子拖回我媽媽那處,兩個人便大口大口把它咬將起來。

我已經很久沒有痛痛快快地咬鴨肉過。這樣大口大口地嚼將起來,別有一番滋味。至於是個什麼滋味,那得要自己品嘗。

鴨子是烤的。皮酥肉嫩、爽口化渣、肥而不膩、風味獨特。吃烤鴨,要吃它有彈性的肉、醃制鴨子的材料,還有蘸肉吃的醬料。這鴨子入口要透出陣陣的藥材味,滿口是香味兒,但是藥味兒不那麼濃,不足以掩蓋鴨子本身特有的膻味,好吃!~~尤其是蘸上那一小碟的新鮮辣椒醬,味道美極了!

媽媽最拿手的是子薑鴨。以前在家鄉因為可以直接跟農場的開新伯購得,所以口福不淺。近年來,媽媽輕微中風,進食的東西口味轉變,不知道怎麼的煮出來的東西另一個味道。我沒有介意。只是心理暗暗難過,今時之不同於往日矣。

媽媽還是一塊吃了又拿著一塊,嘴裏在喊叫:“哎呀,我不要了!呵呵,我不要了咯……”可是手裏還拿著一塊鴨肉。??我想,吃真是人間樂事,我看到了媽媽在吃的當兒流露出來到那種快樂的滿足感。我心裏也有一些寫感觸啊,因為媽媽總是拿著比較沒有肉的鴨子肉。她說:“這樣的肉好吃!”

——是嗎?

我其實不應該有什麼疑惑,因為知道從小媽媽就是這樣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們。她嘴裏的“好吃”,到底是一個託辭,還是一個隱藏起來的愛的表現呢?我這時候已經不願意去分清楚了??現在她正是不適宜吃太多肉的年紀。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她少吃一些肉,特別是一些粘黏著脂肪的肉塊。只是我也知道,那沒什麼肉的卻也是鹹味最濃郁的,同樣不好。

而我,在她拿了一塊又一塊肉之時,我居然沒有阻止她。——吃得那麼開心,終究難得啊!(感謝送鴨人!)

慘不忍睹的是:第二天,我在家裏百無聊賴,把另一半的鴨子,葬在了我的五臟廟。現在,我的廟宇是高高隆起的。

20060827

人是天下最犯賤的動物

生活忙碌得不行的人大概都是自虐狂。

假期來了,我回到家鄉。放下了沉重的行李,原來不想帶這麼多的行李,但是還是帶了。這怎麼像回家,回家,應該是心無掛礙,啥都放下,啥都放下,真好。可是我卻一直看著時間,手錶望一望,壁鐘瞧一瞧,手機看一看,一分一秒地過去,心裏老是牽掛,就是有一種無名的引力一直往反方向拉扯你,為啥就是永無終結地記住還沒完成的事情?

人真是天下最犯賤的動物,很多事情其實都不是自己的事情,是不識趣的自己把它攬為己有,然後讓這些撈雜子把自己淹沒。

總是有很多事情放不下。

其實真的放不下嗎?要放,當然都可以放下,悲哀的常常是自己不願意放下來。放下來吧,世界不會因你突然停下就停下來;放下來吧,讓自己好好地在閒適裏頭看清楚自己的方向;放下來吧,讓自己想一想是不是所有別人的事情都那麼值得自己去重視。放下來吧……放下來……心裏一直有一把聲音在呼喊。

回來以後,我並不想主動聯絡任何相識的人,每一個人都是其他牽扯的事情網,沒完沒了。你一腳插進去就等同把自己交給虐待之魔。

從家鄉出來後,我用了兩天的時間把現有的書籍整理了一番,發現最近買下來的書根本都沒看。三幾頁好像竟是個很極限的做法。

……還是有很多的事情沒有忙完。

然後,我發覺我自己病了。就在關鍵完成事情的時刻,病倒。在一所靈魂那麼空曠的斗室裏,我倒在忙碌裏面,視線模糊。聽覺失靈,腦袋混賬。背脊骨痛得好像特地跟我作對。

生活的支撐點似乎有點不對勁,但是我說不上來是怎樣了。

我沒有時間也不敢顧影自憐,深怕耽擱,所以為難自己。

還有一天時間,開學了。我當然而毫無選擇地繼續自虐,否則,當一切該做的事沒有完成,即使你怎麼說你如何恃才傲物,懷才不遇,沒有人會願意聆聽你。

從此外面是否有星星月亮太陽狂風暴雨,都將與我無關。

我要閉關了。各位,請勿打擾。

20060822

走入下一場陽光

終於,

日子變成一個,前不巴的村,後不著的店;

碎裂,然後斷開。

這裏再也不見訪客……

我的動盪與不安,如大海犯汛,席捲我的寂靜。

耐力告別,剩餘的,不過是一些破爛的什麼。

我退下。褪下昨日的破皮囊;

走入下一場陽光,或風風雨雨之中——

20060728

宇宙不起任何星火

7月28日7時30分。

我的腹部腫脹而起。

內裏傳來鼓聲鼟鼟,在我的耳膜遍佈。

電視裏面的斯文人用英語急促地播報有關在黎巴嫩的消息,又是令人心神不寧的新聞。

空調太冷,我從冰冷的世界進入全新的一天,被窩的溫暖絲毫對外面冰冷冷的世界不起影響。
個人的榮辱也對這個宇宙不起任何星火。

如果腹絞也算是一種抗議,世界上的暖和與冰冷互相廝磨是否也是人生的消耗?

我的一個中二的學生在他的文章《論戰爭與和平》裏提及戰爭與和平二極分化的好與壞,雖然到頭來他對戰爭俯首,但還是沒有稱道。和平未必解決得了問題,然而戰爭是必然的嗎?“戰是為了不戰。”這應該才是最高的境界吧。

一天的開始就在另一天的結束。
生命的結束卻不見回頭。

人的一生恍如一夢,夢中追求的不過是螻蟻的一顆巨糖,有時被巨糖壓得喘不過氣,有時卻一片一片地運回家。和平戰亂在夢中同樣驚人,人們且只是對生活營營役役,喘息之間常常遺忘了別的痛苦。人人只是為了追求快樂與幸福,卻又難得吃一餐安樂茶飯。

我吃了麵包,在聽別人提呈報告時,竟然無時無刻不聽到另一邊廂的陣陣戰鼓聲和哀號,在紙上亂畫,寫下了這一頁無奈。

20060726

城府裏,門深鎖,窗緊閉。



到柔佛柔佛巴魯已經第三天了。

遙遠的兩座城市並沒有構成任何相關的思念,我只是從一個海洋躍入另一個海洋。

泅泳的姿式容或有異,但是逝水年華並不因為海洋的變化而停止。

我們都知道,時光不斷地在我們的眉紋和臉頰刻上深痕,只是心中不計較的人才一直那麼樂觀,告訴自己心永不老,青春常駐。
皮相的幻變使人頓覺驚心,軀殼之不知常性使人心憂,飽飯終日,使我惜福惜身。

每每餐飲,已經不敢觸動雷池。

向橫伸長的肚皮抗議,縮短的頸項震喘,潛伏在內的勇氣漸漸侏儒化。

第一天到柔佛巴魯,終於發現柔佛巴魯不是一座山,無須朝拜。它既沒有神山的雄偉,也只是徒負山名。吉隆玻尚有坡名,樓宇之高又何止一個“坡”字了得。

柔佛巴魯之路在高速修建中,峰迴路轉,縱橫交錯,不知是誰的決定,在柔佛巴魯之膛狂下斧鑿痕跡,窟窿難免,沙塵難免。

此處駐留之際,無聊鬱悶總走來與我搭訕,四天三夜,垂涎佳餚漸失其味,舌蕾毋辨,神經錯亂。

對某些人的工作質疑,也對自己有所保留。保留並非吝嗇,而是處世之道與人大相徑庭。人言:道不同不相為謀;我既然不強求別人與我同走一路,自然無關貢獻或保留。大抵方向一致,相信自有通向羅馬之路。

前頭的人仍然絮絮叨念如沒有辦法完成,便要工作加時至淩晨三點。

人人各有城府,門深鎖,窗緊閉,誰人可入?

我們一眾並分為三部。每一部眾有8至10人之多。期間有人給意見也有人沉默。

說話的未必有說話,沉默的未必沒有意見。

不管如何,這一段討論完後,明朝終將雲淡風輕,無須回顧。

老臣提成時持重而緩慢,而且出奇制勝,人心叵測。他們果然心機算盡,跳躍極大,恍如劉備的廬寶馬躍山谷。

大家於是沉睡於一場緩慢之中。緩慢之中,又發現有閃爍之言,回答的人也閃爍其詞。

所有的嘀咕,沒有人願意承擔,問題終成問題,歪理繼續膨脹。

待至前面的人大嘴一開。眾人才久旱逢甘霖,譁然散去。

臨去,再記不得都市夜裏的繁華。

我進得房來,睫毛貼著眉毛,眼皮緊挨眼皮,在燈火昏黃裏,入夢。

20060725

當它如溪流,落花已常怨

我的小朋友, 我極其沉痛。我竟然一直抽不出時間寫信給最渴望看到我回信的你。我自知理虧,也希望你同理看待。

寫信從來不是一種義務,如今更以成為我生命中一種奢侈的行為,是給別人以真誠的禮物,可是我比其他時刻更能感受到無論何時何處,我被更多人熱切地需要。

於是我越來越介意別人是否真的能介入我的生活層面,也越來越氣憤自己為何竟被別的瑣務侵佔我的人生。

氣憤與介意竟是如此無力,我怔忡之間,已經進無可攻,退無可守,即使我一直期待人生不應只是如此而已。

痛楚從不單獨到來。它夾雜淩厲的攻勢,進入生活,不忘了給人以考驗,而痛恨的人生是一種怎樣的況味,令我們站在原地或行走間,不斷地急切思考,一個個沒有及時回答的問題,下一個“?”已經尾隨而來。

我已經習慣不要求體諒和原宥,我的朋友啊,如果人們不願意祝福,我們有什麼邏輯可以扳倒人們的心牆,袒露裏面的荒涼?

朋友,日子越來越像一道溪流,而江河,而大海;歸去的方向是否是嚮往的地方呢?當它如溪流,落花已常怨,而流水只管無痕。且讓遺憾的時光逝去,活出一道道甘甜,讓更多的甘甜而略帶悽楚的愛沉入你人生的河床。雖然深沉的河床常常寂寞,夜裏更是常常化作蝨子,啃齧你的時光,以暖意撫摸!

不管痛苦是多麼持久,期間也有一些短暫的樂趣,擦亮你水紋般的淚光。

是的,我已經沉入,我已低陷,我已經遠離表面。

如果你仍以水流的姿態在我躺下的地方劃過,可以不可以不要那麼聒噪,淙淙之音也泯滅吧,遠去吧,遺我以深邃無底的寧靜。

讓我做一條寬長的河床,沉默而有定,在沉默而有定裏,觀看這一個流動的世界,讓我返照它,再看不到原來的攻勢,再感受不到它給我的痛楚。

浮萍瓢泊,水藻長生,我不是也滋養了萬物? 於是我從最低下的地方仰望,相信痛在人生之必然,一如我相信,愛在人生之必然。如此,我們更有什麼時刻和理由一直在深埋自己的同時,不抬頭不挺直腰杆,透過水光灩影,看看已遺忘多時的天空?

20060719

躺在你必經的路上



我在我的msn空間轉載了一個網路故事,人家說明不可轉載,我還是犯賤地想讓大家一睹為快,才發現原來大家都只是喜歡像迷你裙的文章。

老實說,我看的時候,竟然也發生氣喘的現象。 我不想笑你,因為笑你就是笑我自己……

這已經不是一種心態,而是一種文化。 對於這樣的一種文化的產生,我應該如何面對與思考?沒有人可以給我答案。

我嘗試內省:我是否也是如此?

我們都習慣戲謔別人來莊嚴自己;我們都習慣忙碌自己的生活來裝扮自我的生命;我們都在不斷地發現與揭秘世界的難堪之處,來掩飾自己的破爛;我們甚至自我膨脹而懵然不知,任由別人訕笑而毫無暗虧;這難道不是一個文化視角的盲點?

每一天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只要你願意,這個機會就躺在你必經的路上等你擷取。

瞎了一雙眼的人很想知道生命的顏色;聾子想要知道陽光掉落地面的聲音;每一個人都不斷地好奇追問,學習,摸索,諦聽,你呢?

20060717

毒舌,是一個社會的產物



人們總是習慣對生活發牢騷,對別人嘮叨,對自己卻得饒且饒。

這幾天因為右腿突然發難,不知為何突然疼痛,痛得走路維艱。

我學習不去抱怨。

即使走路疼痛,走得慢,我還是不敢怨,只是走得慢慢的,朝向教室的樓梯口。

如果你發現,別人還會慰問你,那麼你的為人還挺不錯。有人曾經這麼說過。所以我釋然。

是,有的人只會對你說,你怎麼啦,是不是掉進茅坑了?但是原諒他們吧,他們的語言如此尖酸刻薄,不一定都是他們的過錯。

毒舌,是一個社會的產物。不是個人絕對的過錯。

醫生說:你的筋肉扯傷了,需要時間休息。有人勸我:打針,一支針後,舒筋活絡。這樣神奇。

謝謝老天爺。我沒有承受扎針之苦。我選擇了休息和吃藥。

母親大人使用了獨門絕技,在我的背部的主脈處抓到了“兇手”,她的食指和中指在我的背脊用力一鉗,讓我疏鬆不少。

奇怪,我雖然受傷了,但是我竟然沒有不高興。

一個朋友在msn msgr裏面說,生病使身邊的人都不快樂。

我竟然不覺得這是個真理。當醫生要檢查我的大腿時,我甚至對醫生開玩笑。

生命好像一棵樹,在那一時三刻間,成長了。

我相信,任何時刻也是一樣,不管你面對的是什麼,你永遠可以選擇被踏扁,也可以選擇不屈服。

20060710

生命是一種慢慢消失的存在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又一天過去了。我的死期一步步靠近。我仍然在生命路上跌跌撞撞間唱歌,以微薄的努力抗衡死期的到臨。每一天,都有人問候我:“你好嗎?”有時候是:“你快樂嗎?”我總是無所謂,在我來說,生命是一種慢慢消失的存在,好不好,快樂不快樂,其實都是人生。當夜幕低垂以後,心開始拿起一張棉被,走進一個孤單卻溫暖的世界,選擇在深夜無人之際獨自和影子對話。一個人,以一首自在的歌,遊入了一個異次元的空間。

040506_1platform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