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3

冬至的味道


說真的,這世上學問太多,沒完沒了。要是全都懂就好,可惜的是腦子裝不下啊。我看到冬至了,就把資料翻了一翻,舊有的記憶和新來的知識混為一談,到了我的身邊來了……




我知道的是“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這節氣是按天文劃分,以前的人叫做“日短”“日短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因為太陽的位置在黃經270度,陽光幾乎是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在這一天白晝則是全年最長。



咱們在赤道,既不南也不北,你說說,我們倒是要如何論這一日長短?

冬至一般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這我也是知道的,因為我們祖先南來以後,就一直把“冬至大如年”這個說法“傳宗接代”,而且有吃湯圓慶賀冬至的習俗。也因為這樣,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原來,《漢書》裏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的看法。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

《晉書》記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其次於大年初一的意思)。”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在中國傳統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辟卦為地雷複卦,稱為冬至一陽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這都說明了人們對冬至的重視。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例如北方人在冬至時吃餃子,而蘇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為什麼這麼吃?也許是居住地不同,吃的口味兒不一樣,祖先沒說。

我們吃什麼?我們吃元宵子(注1),也就是平時我們叫的“湯圓”。為什麼吃這個,祖先也沒說過。

不過,倒是有一些傳說非常有趣。

原來以前的老北京還在冬至這一天吃餛飩,可是現在馬來西亞,咱們是天天吃。我居然懵懂了三十多年,不知道這餛飩原來是很殘暴的一種食物,我們吃餛飩原來意識裏是吃人。老北京為什麼吃它?你看看: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中國的邊界,害得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怎麼平息這憎恨呢?我們常常恨一個人,就說“恨不得把他吃進肚子裏”。於是老百姓用肉餡包成角兒形狀,取“渾”與“屯”這兩人姓氏,把角兒叫做“餛飩”。這跟宋朝以後吃“油條”,把陷害忠臣岳飛的宰相秦夫婦,煮了吃,那種恨以食之的情懷,如出一轍,老百姓期望什麼?他們期望的是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吃了這些壞人就能“好了”,能好也能了。最初製成餛飩的日子就落在冬至,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到了今天,在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怎麼夏天吃面?那是另一個故事了,這裏就賣關子不說了。

還有,冬至也有人吃狗肉。這個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漢高祖劉邦貪吃,偶爾一次,在冬至這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民間跟風,冬至便有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老百姓體現的正是“民以食為天”,管他誰當皇帝呢,最終要有得吃。

在江南水鄉這美麗的地方,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傳說在上古時代,水神共工氏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就是傳染病的始祖),繼續殘害百姓。還好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也不知這麼說是裝神還是弄鬼,但不管是裝神還是弄鬼,總之是一吃百了,哈,中國人還真是可愛。

我渾渾噩噩,大概研究了一下,就覺得奇怪,我們的湯圓打哪兒來的呢?我們祖先多是南方客,長江以南,照上面的說法,從前就是吃赤豆飯慶祝冬至,南方人喜吃湯水,大抵是把飯變通了一下,搓成了湯圓子,團團圓圓,好兆頭啊。華人大舉到南洋之後,湯圓也跟到南洋來了。

看現在還是尤為盛行吃湯圓的江南,那個湯圓發源地,人家的湯圓是怎樣的: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麵團,裏麵包上糖、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哦,跟我們的大不一樣呢。

平時我們吃的都是甜的,什麼餡料都有。家裏煮的通常只放色素,紅綠白色,一家子你看我我看你的搓湯圓,別有一番滋味。曾經在小時候吃過一個鄰居老奶奶煮的咸湯圓,只吃了一回,便忘懷不了。後來老奶奶死了,我自己也嘗試煮過鹹的湯圓,可就是無法煮回那種味道。有人說“童年是有氣味的”,我相信是。那些記憶裏的食物,總是最美好。聽說廣西一帶,冬至是吃豆腐包,他們把豆腐炸成一個空心的,把肉放進去,蒸熟,應該味道是帶鹹的吧?我想起了那個老奶奶,還有包著肉碎的鹹湯圓,還有那個歲月裏的味道,整個口腔都是記憶的唾沫……



--------------------------------------------------------------------------------
注1:關於元宵的由來,可以看看以下的資料。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准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泰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 “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沙、芝 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鹹、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

没有评论: